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description/袁行霈:“偶忆昔日所拟挽联,兼及师友行止,一颦一笑,历历在目。随手录出,挽联共八副,遂题曰《八挽录》。”《八挽录》作于年,未曾刊发。此为上半部分,忆王力先生、吴组缃先生、王瑶先生、冯锺芸先生。
挽王力先生
大笔淋漓茹古涵今生前一代雕龙手绛帐肃穆滋兰树蕙身后三千倚马才
年5月3日王力先生仙逝,系主任严家炎命我代表北大中文系拟一副挽联,以供在八宝山追悼会上悬挂。我拟好后系里请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力先生的研究生李思敬学长书写出来,几天后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这幅挽联就悬挂于王先生遗像的两侧。
王先生是年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调到北大的,一到北大就开设了汉语史课程,从上古讲到中古,再讲到近古,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这是从未有人开过的新课。第二年我读三年级,正赶上听他讲第二遍。整整一学年,每周4学时,唐作藩先生任辅导教师。上课的地点在一教的阶梯教室,坐得满满当当的。王先生总是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拿出讲稿,用带有一点粤语腔调的普通话慢条斯理地开讲。讲完一段,便说以上是第几段,这是为了学生好记笔记。下课铃响正好下课,从不拖延。
王力先生
因为王先生是汉语教研室主任,而我妻子是汉语教研室的助教兼秘书,所以后来我们常常去王先生家,得以近距离地接触他。这才发现他的笑容十分亲切,而且带着几分甜蜜和幽默,跟课堂上的肃穆不一样。他曾写过一篇小文章,登在年4月出版的《语文学习》上,题目是《谈谈写信》,教青年如何写信封。他说信封上收信人的姓名,是告诉邮递员将信件送给谁,因此不应称“伯伯”“姐姐”这类私人间的称呼。有人写“父亲大人安启”就更可笑了。可以泛称“先生”“教授”“同志”。不料这善意的提醒引起一名读者强烈反对,这人写信给王先生居然称他“老不死的”。王先生谈起此事不仅面无愠色,而且笑得十分天真,我想他的雅量如果写进《世说新语》,跟谢安等人相提并论也毫不逊色。
中文系的汉语老师都佩服王先生建立学术体系的本领,无论《汉语史稿》还是《古代汉语》教材,或是《古汉语字典》,一个又一个体系被王先生建了起来,于是一个又一个新的学科便有了规模。我还佩服他另一点,就是所写的文稿和讲义常用毛笔小楷,很少涂改,可见他是胸有成竹才动笔。客人来了就到客厅接待,客人一走立刻坐回到书桌前继续写,思维竟没有中断。听师母说,王先生有个好习惯,星期天总是休息的。《王力全集》共25卷37册,约万字,如果不是这样勤奋,而且有这样好的写作习惯,怎么可能写得出来!
《王力全集》
年4月,我应东京大学的邀请前往任教。临行,王先生作了一首诗写成条幅送我。诗是这样写的:
东渡怜君两鬓斑,送行何必唱阳关。细评月旦文坛上,坐拥皋比广厦间。兴至驱车饮银座,闲来蹑屐访岚山。明年今日重相见,名播扶桑载誉还。
这首诗收入《龙虫并雕斋诗集》,于年出版。龙虫并雕是王先生的斋号,“雕龙”取义做高深的学问,如上述几本书;“雕虫”意谓兼做学术普及工作,如《诗词格律》。这斋号很俏皮,很睿智。年北大成立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即国学研究院的前身,我即借用“龙虫并雕”表示我们研究院的宗旨。
回过头来再说我拟的那副挽联,上联“茹古涵今”是说他的学问涵盖面之广,他既著有《汉语史稿》讲述古汉语的发展史,又著有《中国现代语法》,论述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在这两方面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下联“绛帐肃穆”是用东汉马融的典故,《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我说“绛帐肃穆”,特别点出“肃穆”二字,意谓王先生既有马融的才学,又不像马融之侈饰。“滋兰树蕙”用屈原《离骚》的典故:“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他栽培了许多人才,所以接着说“身后三千倚马才”。我用这两句话赞美他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功绩。
《汉语史稿》
写到这里不禁回忆起王师母夏蔚霞女士,“每一个成功的男士,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到王先生和师母身上,王师母默默地为王先生操持家务,培养子女,关照学生。凡是接触过王先生的人,无不钦佩她的风度,她的周到。王先生逝世后,她觉得自己一家住燕南园60号那座二层别墅太大了,便向系里提出,准备让出楼上的房间,并且希望我们家搬去住。我们不肯打搅她,一再婉拒,那座楼只有王先生才有资格居住,我们住畅春园已经很知足。这事拖了一年多也就作罢了。但我们常常去看望她,还是那间陈设简单的客厅,中间的北墙上挂了梁启超先生为王先生写的一副对联,是集宋词的,想必是当年王先生在清华国学院时得到的,梁先生正当壮年,笔力遒劲,我百看不厌。王师母还像以往那样亲切地接待我们,有时还剪下院子里的丁香花相赠。
王先生仙逝30年了,我遇到唐作藩先生时,常常提起他和师母来。我并不是他登堂入室的弟子,要论登堂入室首推唐作藩先生,他是年跟随王先生从中山大学调到北大来的,后来成了中文系的名教授,中国音韵学会会长。他忠厚笃实,每年清明必去万安公墓为王先生扫墓。还有与我同届的南开大学向光忠教授,前几年去世时嘱咐家人一定要葬在万安公墓,以靠近王先生。王先生得到学生爱戴的情形,于此可见一斑。
挽吴组缃先生
香山*叶伊人应喜逢知己小院紫藤弟子痛惜丧良师
吴组缃先生20世纪30年代以小说享誉文坛,《一千八百担》是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的,内容是家乡皖南农村宗法制度的崩溃,成为他的代表作。他的家庭原来还算富裕,后来衰落了。听他说过,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有时家里供不上生活费,换季时却可以在去年穿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一些钞票。他从清华毕业后曾被冯玉祥聘为老师,教他国文。抗战期间他在重庆,跟老舍等人结为好友,常常在防空洞里联句作诗,将一些作家的名字嵌在中间,作为消遣。后来回到清华中文系任教,年因院系调整转到北大。
吴组缃先生
吴先生最受欢迎的课程有两门,一门是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另一门是红楼梦研究。我读本科时只听过后一门,他的讲稿写在单页的练习簿纸上,密密麻麻的,就连提醒学生的琐事也写在上面。他以小说家的眼光,对《红楼梦》的人物性格和故事细节分析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对贾家(官)和薛家(商)相互勾结,以及薛宝钗在官商勾结中的处境和她的性格、心思,具有独到的见解。关于贾宝玉的典型性,以及林黛玉的困境和内心的委屈,吴先生也有深入的剖析。他的课成为北大中文系的典范。
“文革”前我兼过几年教研室秘书,那时老师们家里没有电话,遇到教研室开会我便骑着自行车挨家通知。每位老师都要留我进门聊一会儿,我从闲聊中得到的熏陶不亚于听课。吴先生家是常去的,如果隔了一段时间没去,他开门后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稀客,稀客”,临走时他常说的是“骑车了吗?”这就是他独特的让人感到很亲切的欢迎语和送别语。有一次我在他家忽然流起鼻血来,师母沈菽园取出安徽的古墨研磨几下,用棉花蘸了塞进我的鼻孔,很快就止血了。师母本来在卫生部工作,退休后在北大镜春园宿舍居民委员会帮忙,没想到“文革”时被人揪出来批斗,还往她头上扣一个字纸篓,这样的奇耻大辱不知她是怎样忍受过来的。此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她。
那时候现代文学教研室还没有独立出来,更没有当代文学教研室,统称中国文学史教研室。教研室在文史楼二楼西头的一间大屋子里,周围靠墙满是书柜,摆了整套的《四部丛刊》,中间是一张会议桌,长方形的。开会时教授、讲师和资格较老的助教坐在桌旁,年我刚刚留校任助教时,属于资历最浅的,就坐在靠门边资料员的位子上(常常是晚上开会*治学习,资料员不参加)。如果开教研室会议,主任游国恩先生便坐在会议桌顶头主席的位子上,如果开工会小组会议,小组长萧雷南先生便坐在主席的位子上。会议桌边那些长辈和学长如褚斌杰、裴家麟(裴斐)、傅璇琮、沈玉成等谈笑风生,跟老师们互相递烟敬茶,恍如神仙。吴先生和王瑶先生都叼着烟斗,吴先生常常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事先搓好的纸捻,不断地捅他的烟斗,以清理烟油,一面不断轻轻地咳两声清清嗓子。那位资料员年纪不小了,是京戏票友,他的办公桌玻璃板下边压着自己的几张剧照,是扮武生的。我一边听人发言,一边欣赏那资料员的剧照。会上说话最多的是吴组缃先生和王瑶先生,只要他们两位到会就不怕冷场了。他们的交往多,消息也多,而且吴先生擅长比喻和形容,王先生擅长抓住要点加以渲染,听他们发言不但觉得趣味盎然,而且增长许多社会知识。在这里稍作一点补充,上文提到的四位学长,年都错划为“右派”,调离了北大。否则北大文学史教研室该是多么兴旺。在教研室讨论“右派”处分时,游国恩先生感叹地说:“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这本是《离骚》里的两句,我想游先生并不认为他们是“萧艾”,只是表示惋惜和无奈而已。
《吴组缃文选》
年夏农村推广深翻土地,把底层的生土翻上来,表层的熟土翻下去,深翻的尺寸是一尺五寸,据说可以提高产量,忘记是哪里的经验,报上一宣传便忙着推广。北大师生响应号召,到北京郊区平谷县参加这项劳动,吴先生也跟我们一起去了。我们去的村子,一天两顿饭,没有早饭,所以头一天晚上得多吃一些。劳动时两人一组,一人翻第一锹,另一人在翻过的地方接着翻第二锹,两锹刚好是一尺五寸,劳动量相当大。我不记得吴先生跟谁一组了,只记得休息时,吴先生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将其中的维生素丸分给身边的同事,以补充营养。我也曾接受过他的馈赠,未见得体力就好些,但他的细心和好意却令人感动。如果写小说,这个细节很能表现知识分子下乡劳动的喜剧性。
吴先生爱说话,因言获罪的次数不少,不知他说了些什么,反右中被取消了*员预备期。年“大跃进”中,学校鼓励年轻教师上讲坛,吴先生说年轻教师都很可爱,但学问还不够,好比“糖不甜”。又批评有的老师上课是“四两染料开染房”,缺乏足够的积累。他的话正道出我的缺陷,我是心服口服。他也批评自己,说过去在兵荒马乱中没有机会多读一些书,现在正补课。他还在私下说“大跃进”不过是“一篷风”,意思是很快就会过去,这话被揭发出来后受到批判。“文革”中吴先生进了牛棚,不过听说星期六晚上看管他的红卫兵常放他回家,让他星期一带几本小说来给他们看。“文革”后期他仍然喜欢说些直率的话,例如听说“文革”七八年就要搞一次,他便在会上说听到这话“毛骨悚然”,为此又挨了一通批,其实这是说自己跟不上形势,并没有其他意思。
“文革”后期安排吴先生给工农兵学员讲一次课,课中说到写小说切忌笼统,他举例说:“比如写我吴组缃吧,说吴组缃是知识分子当然是对的,但不具体。要说吴组缃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还不够。要说吴组缃是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才确切。”这几句话吴先生是当真说的,不过语带幽默,颇耐人寻味。他有时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幽默,大概是年,我和他一起参加北京市作协代表大会(我不是作家,不知道为何请我出席),闭幕式由吴先生主持,各项议程进行完毕之后,吴先生忽然说:“现在报告一个诸位都不愿意听的消息”,大家都愣了,他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现在散会!”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难忘的是年我跟他一起去昆明参加第一届中国古代文论研讨会。会前他听说我也收到邀请函十分高兴,我便将自己的论文带到他家读给他听,中间他几次拍着大腿说好,我受宠若惊,他竟如此毫不吝惜地鼓励后辈!我曾听他说过:老舍有时也将自己的小说读给他听,读到得意之处便拍着大腿说:“这一笔,除了我老舍谁写得出来!”原来他们老一辈的作家有这样交往的习惯,他们不会隐藏自己的看法,天真得可爱啊。
年4月他八十华诞,我们在临湖轩为他开了一次小型的祝寿会,他在会上读了自己的两首诗。第一首题为《八十抒怀乞正》:
竟解百年恨,蹭蹬望庆云。燃藜嗔笔俭,忝座觉书贫。日月不相假,经纬幸可寻。老柏有新绿,桑榆同此春。
第二首题为《八十敬谢诸友》:
四竖三山除,神州振以苏。此心随绿水,好梦到平芜。花发频来燕,萍开富有鱼。莲池何烂漫,满目是玑珠。
祝寿会上臧克家、陈贻焮、程毅中、赵齐平诸位都有诗祝贺。我写的贺诗是这样的:
天为斯文寿我师,老松生就傲霜枝。世间风浪凭吹帽,笔底烟霞自玮奇。肝胆照人光德布,齿牙吐慧雨露滋。群贤济济添遐寿,正是桃花斗艳时。
年北大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任命我做主任。次年,我鼓动他写一部《吴批红楼》,收入中心所编的《国学研究丛刊》中出版。他很高兴地同意了,也认真做了一些准备,可惜没做多少便一病不起。我们教研室的年轻教师轮班到北医三院看护,轮到我去的时候他已经切开气管,不能说话了,只见他用手势索要纸笔,我将纸笔呈上之后,他颤颤巍巍地写了两个字,我反复辨认,才认出来是“抢救”。他或许还惦记着那本书呢!我只好安慰他,医生一定会尽最大的力量挽救他的生命。但医生已无力回天,几天后他就遽归道山了。
吴先生不以书法名家,但是他的书法结体严谨,精神内敛,实在是上乘的。他说有一段时间,他用毛笔写日记,书法很有长进。他曾写有《颂蒲绝句二十四首:蒲松龄诞生百四十三年纪念》,用毛笔小楷写在稿纸上送我,诗好,字也好。例如其四:
绘声绘影绘精神,狐*物妖皆可亲。纸上栩栩欲跃出,多情多义孰非人。
我写的挽联,上联是说吴先生是曹雪芹的知己,曹雪芹在九泉之下见到他应该感到高兴。“香山”是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下联的“小院”指北大五院,中文系之所在,夏初开遍了紫藤。中文系的师生无不为他的逝世感到悲痛,一位敢说真话的人离开我们,怎能不伤心呢!
同事方锡德教授在吴先生晚年为他编辑了《说稗集》《宿草集》《拾荒集》《苑外集》,使我们得以较完整地了解他的成就,我很感谢的。
挽王瑶先生
率真旷达上追六朝人物渊综卓荦下启一代学风
王先生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专家,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不过他也是中古文学的专家,20世纪50年代初,他的《中古文学思想》《中古文人生活》《中古文学风貌》出版不久我就拜读了,十分佩服他搜集资料、处理资料和提炼观点的能力。而且从我与他接触的过程中感到他颇有六朝人物的潇洒,我为他拟的挽联所谓“率真”“旷达”就是讲他这个特点。他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观点,不管说出来对自己好不好,想说就说。他在全国*协小组会上的名言“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一方面表示经过“文革”,客观的形势已经允许各抒己见,同时也遗憾个人意见之无济于事。有人补充了一句“白说也要说”,也常常在*协会议上流传。
王瑶
大概是年夏,江西九江师范专科学校召开陶渊明研讨会,王先生和我都在被邀之列。我们结伴先到武汉,好像是王先生受邀在武汉大学演讲,停留一宿,再乘船沿江而下抵达九江市。会议期间游览了庐山,在东林寺随喜,并参观了陶渊明的纪念馆和墓地,不过所谓墓地是清代陶氏所修的,我们兴趣都不大。
《中古文学史论》
王先生对李白也有研究,他写的《诗人李白》跟冯至先生的《杜甫传》有异曲同工之妙。年安徽马鞍山市召开第一届中日学者李白研讨会,我和他一起参加了会议,并住在同一个房间。那年他刚过七十岁,仍然十分健谈。晚上我们对床夜话,古今中外,十分畅快,有一天谈到凌晨,东方既白,王先生谈兴不减,我说:“王先生,咱们睡吧!”才睡了一会儿。原来熬夜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但那天睡得太少,白天开会他竟打气盹来。最愉快的是会议组织坐船游览天门山、采石矶、太白楼,还到当涂县参拜了李白的衣冠冢。吴先生兴致勃勃,毫无倦容。
《李白》
年我担任了一年副系主任,负责研究生工作。我曾请吴组缃、王瑶、朱德熙三位先生跟全系研究生座谈,王瑶先生讲学问的层次:第一等是定论,第二等是一家之言,第三等是自圆其说,第四等是人云亦云。他说大量的论文不过是自圆其说,这就不错了,千万不能人云亦云。这段话是他多年做学问的深刻体会,对我本人也是一个警示。
关于他的逝世,许多文章中都提到过,我在这里就不赘叙了。他是年冬在苏州参加现代文学年会时得了肺炎,医院医治无效,撒手人寰的。我所拟的挽联,出自我本人对王先生的认识。上联讲他的为人,他是一位“率真旷达”的学者,堪比魏晋人物。“文革”初期他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受到批斗。有一天在中文系所在的五院的庭院中斗他,不知是谁找来他家的保姆,揭发他对毛主席不尊敬,被红卫兵殴打。听说有一个红卫兵竟然提着自行车链条,那天他吃了许多苦。他亲自跟我说过,“文革”后那名提链条的红卫兵到他家道歉,他说“不记得了”,这四个字柔中带刚,既不失老师的尊严,并对那段浩劫表达了不屑,又原谅了殴打他的红卫兵。他的雅量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下联说他在现代文学方面的成就,他开启了一代学风。如今现代文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他的弟子都是这方面的中坚力量。他的弟子们对他在现代文学方面的贡献讲述很多,我只想补充他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一些情况,他没有指导过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此文权作一点补充吧。
挽冯锺芸先生
华星乍陨举目尚馀几元老霁月高悬伤心最是老门生
冯锺芸先生是北大中文系的女教授,此所谓先生,是北大对老师的惯称,无论男女,只要是老师就称先生。冯锺芸先生是哲学家冯友兰和文学家冯沅君的侄女,地质学家冯景兰的女儿,哲学家和古典文献学家任继愈的夫人。我于年考入北大时,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同时担任写作实习这门课,那时候写作实习由三位老师共同教,林焘先生教语法修辞,叶兢耕先生教写作理论,冯锺芸先生教作品选读,我们的作文由他们三位分别批改。这一年我们共写了九篇作文,我的文章分到林焘先生那里,他用毛笔沾着红墨水涂涂改改,遇到好句子便在旁边画圈圈,出现一个错别字罚我重写五遍,一年下来我的作文大有长进,我猜想冯先生也是这样做的。那一年中,冯先生常常在晚饭后到文史楼前的梧桐树下辅导我们,带着她的女儿任远和儿子任重,他们大概只有三五岁。她毫无教授架子,我们对她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一年后她借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高中语文教科书,这就是将汉语和文学分成两本的那一套,级和随后的一两届学生便是学这部教科书长大的,他们的语文程度很好,无疑是得力于这套教科书。
等冯先生再回到北大时,我已经留校任助教了。
冯锺芸与任继愈
年她为中文系本科生开讲隋唐五代文学史,我当辅导老师,对象是级的学生,冯先生以其亲切和蔼的台风,简明朴实的语言赢得了他们的赞扬。那时候时兴到学生宿舍去辅导,我经常利用晚餐后的时间去敲一间间宿舍的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解答他们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读《杜工部集》,遇到难懂的词语便问我,有时我觉得并不是我在辅导学生,而是学生在考我。每逢问题回答得不完善,便事后请教了冯先生再转告学生。
就在这年五一节后的第二天,冯先生忽然一早就到集体宿舍敲我的门,告诉我叶兢耕先生失踪了,似乎留有遗书,恐怕是自杀了,让我到学校附近一些荒野之处寻找。我先到蔚秀园、承泽园,那时这两座园子还没盖楼房,有大片池塘、土坡,树木葱茏。找遍这里没有任何发现,又跑到白石桥,沿着河道找了半天,还是毫无结果。中午赶回学校,听说警察已经找到他的尸体,确实是自杀了。那时叶先生也就四十岁出头,好好的,为什么忽然自杀呢,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他自杀后叶师母的经济拮据,便将家里的书籍送到系里出售,他的藏书不多,其中有一部同文书局石印的《全唐诗》,标价五十元,冯先生力劝我买下来,但我一个月的薪水不过四十六元,还要接济我的姐姐,实在买不起,只好作罢。另外,如果真买了这部书,便会常常想起叶先生,心里也不是滋味。我之所以说这件事,一来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人提叶先生了,他身后太寂寞,二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冯先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她表面上对人不是很热情,似乎总是跟人保持一点距离,但相处久了就知道她的心是热的。冯先生当时似乎并没有担任行*职务,她对叶先生的关心,完全出自一片友谊。叶先生跟她本是清华大学的同事,年院系调整时一起来到北大,他们又是同住在中关村宿舍的邻居,她出面张罗此事,可见她的热心肠。
她的热心肠还表现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她在清华时有个学生是马来西亚归国求学的华侨,后来跟她一起转到北大。解放初期东南亚爱国华侨送子弟回国求学的很多,香港的《大公报》和《文汇报》还刊登祝贺广告,亲朋好友为华侨子弟归国求学表示祝贺,当然这多是有钱人家的举动。这些华侨学生的经济状况较好,从国外带回一辆英国产凤头牌自行车,骑在上面颇为气派。但这位学生家境不佳,不但没有凤头,连生活也难以维持,为人却十分忠厚老实。冯先生便常常接济他,他视冯先生如同自己的母亲,他和冯家的关系一直维持着,每年总要亲自做些丰盛的菜送到她家,直到冯先生和任继愈先生逝去。我也受到过冯先生恩惠,年我姐姐患病,没有钱医治,我想把她接到北京来却没办成。正为此着急时,冯先生主动拿出三百元借给我,让我马上寄去以救燃眉之急。因为我姐夫随国民*去了中国台湾,之后杳无音信,而我姐姐带着一个幼小的儿子没有工作,身边还有上小学的弟弟,她不肯改嫁,生活没有着落。我念本科时在北大职工业余学校兼课,每月将兼课费12元全部寄给她,当助教后每月从薪水里省出30元给她,自己只留16元。这窘状冯先生是看到眼里的,所以没等我开口(我从未开口向人借过钱),便将钱送来了。那时她的月薪也不过二百多一点,一下子拿出这么大一笔现款并不容易。但她将钱递给我时表情很平淡,既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一丝怜悯,好像是一件平常不过的小事。这使我更加感动。当我年得到《历代诗歌选》(林庚先生主编,我负责初盛唐部分注释)的稿费后,立刻如数将这笔钱奉还了冯先生,她依然淡淡的,没说什么,这更增加了我对她的感情。
《芸叶集》
年秋我跟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到京西煤矿半工半读,两个月后又转到密云县钢铁公社劳动,在密云的同伴主要是中文系的教师,吴小如先生也在其中,不过他没过多久就因为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而返校了。还有一位从北欧留学回来的先生,曾辅导我们学习汉语方言学的。再就是跟我辈分差不多的年轻教师。另外还有东语系、俄语系的几位年轻教师。奇怪的是还有一名技术物理系的小伙子实验员,一名后勤的工人。我不明白这支杂牌*是按什么标准挑选组成的。我们去的地方名曰公社,但是见不到农民,也见不到工人,这怎么向工农学习呢?大概在年春,学校领导派东语系主任季羡林先生和中文系冯锺芸先生前来看望我们,也许还有一位俄语系的领导,但我记不清了。季先生和冯先生并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给我们鼓劲儿,只是默默地跟我们一起干活儿。不知道他们向校领导汇报了什么,这年夏天钢铁公社还没解散,我们就被接回学校来了。我敬佩他们的这种作风,在盛行浮夸风的时候,像他们这样的领导越发显得可贵。
此后,我又到西郊白虎头大队劳动,八个月后才回校。而冯先生受邀赴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执教,前后两年,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等冯先生回国,我又赴湖北江陵县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年夏才回校,那时北大已轰轰烈烈开展社教运动,接着是“文化大革命”。时光荏苒,年我们都去了南昌鲤鱼洲“五七干校”。在那集体化的生活中,难得有个人之间的交往。年鲤鱼洲作为北大分校招收了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冯先生和我都被选为五同教师,跟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训练。次年春我们前往井冈山修铁路,在鄱阳湖大堤上翻了车,我和几名受了轻伤的学生留下来养伤,冯先生则随大队先到了永新县工地。等他们伤好后再赶往那里,在离工地大约十里的路口,冯先生跟陈贻焮大师兄迎接我们,抢着背我们的行李,那时她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步履仍旧很年轻,她走在前面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
“文革”以后,她们全家搬到南沙沟的宿舍,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教研室开会她是必到的,但很少说话。在年林庚先生九十五岁华诞的祝寿会上,她和任继愈先生一起出席。只见她的双眼添了一圈晕,两颊也陷了下来,显得苍老了许多,但没听说患有什么重病。没想到第二年她就溘然长逝了。我在第一时间赶到她家,听任先生说,她是晨练后觉得有点累便躺下休息,竟然没醒过来。救护车赶到后抢救未能成功,医院太平间了。她走得很平静,没受太多折磨,这是她一辈子做好事修来的福气。从南沙沟回家后,我随即拟了这幅挽联,将最想讲的话写了下来。
冯先生在西南联大毕业后就留校任教,当然属于北大的元老了,她去世那年,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元老如游国恩、浦江清、王瑶、朱德熙、季镇淮等诸位先生均已逝世,冯先生一去,几无其他元老在世了,所以说“举目尚馀几元老”。她走得那么突然,所以说“华星乍陨”。但她的善良、她的从容、她的娴雅仍然留在我们心中,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老学生更是伤心不已。所以下联说“霁月高悬,伤心最是老门生”。
感谢张世林兄趁冯先生健在时,为她编了一部自选集,名《芸叶集》,收在名家心语丛书中,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日期在年1月,为她的老门生们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