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高中
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三尺讲台,方寸之间,有一群人,用匠心守望初心。他们或扎根大山,为乡村女孩照亮梦想;或从教终身,誓要在讲台上呼出最后一口气……
STARREADINGCLUB
第三期·《走下讲台做教师》
3月31日下午,在“简俭担单”茶艺厅,一群教育工作者畅谈“教师”和“讲台”。本期领读人吴春前老师,就《走下讲台做教师》的利弊得失,和大家一起进行了交流探讨。
讲台由来已久,每个人都不陌生。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讲台下面听课,天经地义。
传统中,三尺讲台,高高在上,神圣而威严。教师在讲台上运筹帷幄,学生抬头仰望。讲台将师生生硬地隔离开来,师生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于是他们的情感距离也由此产生。讲台上的教师自然会赢得学生的敬畏,可有时也会带给学生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讲台的便利之处也很多,方便老师站的高些,后面的学生更方便看些,书写黑板上面也可以够到;能保证老师即使在坐着的情况下,都能获得无死角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每一个同学在台下的表现和状态。三尺讲台,就是教师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沃土,更是教师神圣与威严的象征,让教师走下讲台,怎样上课呢?
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参与交流的渠道和手段,使之不再局限于千人一法,千篇一律,因此,教师也不可能再成为知识的“主宰”与“权威”,从而导致了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教师只有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的世界去;只有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近到学生心灵去;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才能更好的融汇到学生世界去;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
走下来,体会等距离的爱,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倾听、对话与合作。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站在教室中间,改变以往站在讲台上讲授的局面,位置的改变代表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按照本书作者、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曹书德老师所言,拆掉有形的讲台容易,拆掉心中的讲台很难。书中曹老师讲述了自己拆掉心中讲台的心路历程,实现了从控制学生到吸引学生的转变。教师如果仅仅把自己当成管理者,对学生的教育就陷入了僵化和沉闷,而教育是由内而外地调动学生自主性的过程。
教师主动放下身段,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成长,才能让学生心有所依,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成长的快乐。正如北京十一学校届毕业生苏子路所言:“我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气氛,调换自己的角色,从一个我所习惯的点头弯腰叩砖缝的大臣变成一个能够坐在老师旁边讨论问题的真正的学生。在这样转变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收获比以前更多了。”
每一本书都闪着智慧的光,
每一份思想都值得被分享,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期待与志同道合您一同前行……
王老师:
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