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6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少数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广西大厦召开,来自藏、蒙、维、傣、瑶等20多个民族医专家出席评审,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出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峻主持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处处长王瑾到会。在本届论证会上,瑶医共推出鼻腔给药、瑶医产后三泡等在内的8大类36项养生保健技术进入最后评审阶段。
少数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专家论证会现场
少数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专家论证会属于国家民族医药养生技术评选,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民族医药产业创新、民族医药传承贡献等奖励内容,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评审方针。
在评审会上覃迅云教授指出瑶族人的健康高度自治,具有“小病不出家门,大病不出村寨”的养生保健优势,帮助生活在广西长寿居住带的瑶族人民成为了世界上长寿民族之一。其中瑶医鼻腔给药、瑶医产后三泡两项瑶医特色养生技术更是一枝独秀,为瑶族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健康养生技术保障。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出席会议中
瑶医独有的鼻关总窍论,成就了瑶医鼻腔给药养生保健技术
广西是世界长寿之乡,其中的瑶医在民间对抗疾病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瑶医瑶药养生文化,它不仅用于治病,更是很好的预防疾病和养生的好方法。而瑶医中的鼻腔给药更是一枝独秀。瑶医认为鼻为人的五官之首,位居面部之正中,专司呼吸和嗅觉之功能,与肺、脑的关系较为密切,即鼻与脑、肺等器官直接相通。鼻是人体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织器官,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鼻关总窍论”。
瑶医鼻腔给药养生保健技术原理及特点
瑶医鼻腔给药养生保健技术原理,是根据瑶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瑶药作用于鼻腔,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包括鼻吸技艺、药物塞鼻技艺、药物吹鼻技艺、水煎后闻吸技艺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鼻腔黏膜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鼻腔的静脉与颅内静脉相通,鼻后部及下部的静脉汇入颈内和颈外静脉,上部静脉可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亦可经筛静脉通入颅内的静脉和硬脑膜窦,且鼻腔血管丰富,所以药物经鼻黏膜吸收更完全。
瑶医鼻腔给药养生保健技术优势
一、减少了生物转化后造成的药量减少,药效减低的影响。
二、避免了“口服”吸收较慢,易受胃肠内容物的影响。
三、具有有效、安全、方便、省钱、病人无痛苦等优点,被作为养生保健推荐技术。
瑶医产后三泡,不仅让瑶族妇女生下孩子三天能下地劳动,同时也帮助瑶族妇女成为了世界上健康的女性
年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国际妇女健康论坛”大会上,中国广西金秀大瑶山的妇女被认定为:世界上没有妇科病、风湿病和皮肤病的民族,从此神秘的“瑶族产后三泡”被世界
瑶族产后三泡对修复产后妇女的子宫卵巢和恢复气血,具有特殊的功效,瑶族妇女生产后必洗药浴,三天后可下地劳作。瑶族女性几乎没有患妇科病的,被联合国誉为“世界上身体最健康的女性”!一切奥秘尽在瑶族神奇的“产后三泡”!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医学分会副会长覃迅云教授参加会议中
据了解,瑶医共推出鼻腔给药、瑶医产后三泡等在内的8大类36项养生保健技术进入最后评审阶段,充分展示出瑶医特色技艺的养生保健功效和易于操作实施的技术优势。参选的每一项技艺都是民族医医药养生保健的精髓,都为我国少数民族繁衍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相信在少数民族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专家论证下,民族医药特色技术将更加规范,效果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更好的为各民族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