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20世纪初被人们争相传阅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著名报刊,署名一涵、涵、涵庐的文章比比皆是,闪耀着新文化新思想的光芒。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曾与陈独秀、李大钊并肩战斗的《新青年》编辑部的“台柱子”、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家高一涵。
高一涵
《新青年》的“台柱子”
高一涵,年生于安徽六安。27岁时在友人资助下,到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学习*治经济学,开始系统接受西方*治学教育。后来,资助中断,他靠撰稿维持学业,加盟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月刊,因而结识陈独秀。异国他乡的两位安徽老乡,因编辑刊物而相识,因志趣相投而相交,进而在启迪民智、唤醒国民的道路上携手而行。
《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左图为《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右图),主要以月刊形式发行。
年6月,陈独秀回国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四处约稿,第一时间想到了仍在日本的高一涵。高一涵不负所托,很快写成《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陈独秀大喜过望,认为是体现《青年杂志》宗旨的主打文章,以3期连载。由此激发了高一涵的创作激情,他又连续发表《近世国家观念与古相异之概略》《民约与邦本》《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等著名文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治理论和哲学流派,呼唤知识分子担负起思想启蒙的重任。据统计,《新青年》共出版的9卷中,高一涵总计发表28篇文章,成为仅次于陈独秀的主要撰稿者,被后人誉为《新青年》的“台柱子”。
《青年杂志》
年7月,高一涵学成归国,后来到北京。《新青年》迁到北京后,高一涵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人轮流主持编务。这时的高一涵不再是书斋里的学问家,而是置身时代浪峰的现实参与者。他以深邃的思想、出众的文笔立言,相继发表《近世三大*治思想之变迁》《读弥尔的自由论》等*论文章,引进现代*治学理论,担当起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重要角色。
《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在卷首刊载《本杂志第六卷分期编辑表》,宣布了该卷“六大主编”的名单及分工。
年,《新青年》迁回上海,因经费和稿源等问题,第8卷1号迟迟不能出版。陈独秀致信高一涵求助。高一涵立即四处筹措经费,甚至以高家长辈的身份写信给六安老家,发动高氏宗亲和缙绅捐款,筹集到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经过多方努力,《新青年》终于顺利出版,纾解了陈独秀“无米之炊”的困境。
摇旗呐喊的“无名小卒”
年年底,一战结束的消息传来,北京市民沉浸在“公理战胜强权”的喜悦之中。北大为庆祝胜利,在天安门前搭台子,组织演讲会。高一涵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跳上讲台,面对台下众多听众,慷慨陈词,介绍一战经过,畅谈战后中国必将扬眉吐气。
欢呼胜利的氛围还没有淡去,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传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列强准备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一时间,群情激愤。高一涵立即行动,四处奔走,号召各界人士奋起救国。5月4日下午,他与学生们一起走上街头,手挥旗帜,高呼反帝爱国口号。游行队伍行进到长安街,游龙般的队伍越来越长,许多工人、市民和商人自发地加入进来。
北洋*阀*府无情地镇压爱国运动,抓捕了32名学生,无耻地宣称只是几个学生在胡闹。官方媒体报道这只是“学生界的运动”,甚至评价说这不过是“5分钟的热度”。高一涵十分气愤,决心驳斥这种荒唐的谬论。他奋笔疾书,写下《市民运动的研究》,5月7日刊登在《晨报》,以亲历亲见的事实,向社会介绍真实的五四运动:“据我亲眼看见,参与其事的有工人、许多商人和许多鬓发浩然的老青年。说一句老实话,这完全是市民的运动,并不(只)是学生运动。”
为了深入介绍和支持五四运动,高一涵参与编辑《每周评论》“山东问题”专号,5月11日出版。
《每周评论》
专号以《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运动》为通栏标题,用4个全版篇幅向全国人民公布真相。高一涵在第二版发表《青岛交涉失败史》,系统揭露北洋*阀*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罪恶行径。5月18日、25日和6月10日,他又参与编辑3期《每周评论》,并发表《青岛问题在欧会中的经过情形》《签字不签字的害处》《关于胶州湾和约的修正意见》等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主张坚决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他大声疾呼:“愿国人快快的起来,愿国人快快的起来!”“推翻*阀反动*府,建立真正的民主国家”“实行国民的外交,平民的外交。”
高一涵不但刊发文章为五四运动鼓与呼,还走上街头,到市民中间散发传单。陈独秀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就是高一涵帮助印刷的。一天深夜,他和陈独秀悄悄来到北河沿大街嵩祝寺旁边的印刷所,这个印刷所专门为北大印讲义,高一涵经常来,跟工人很熟悉。他亲自动手,帮助工人排版、油印。半夜1点多,一摞摞宣言才印好。
6月10日,陈独秀、高一涵来到中央公园来今雨轩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北京城的很多文化人,下午经常到这里喝茶、会友。高一涵提前把宣言放在没有人的茶桌上,用茶杯压好。客人坐到桌子旁,看到传单,读后大声叫好,拍手欢呼。高一涵见此情景,也十分高兴。
来今雨轩外的茶座老照片
几十年后,高一涵回忆自己当时的表现,还为自己“在五四运动时,尚能做一个摇旗呐喊的无名小卒”而自豪。
(本文来源于中共北京市委*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楼风云人物》,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人民出版社年5月版,第—页)
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北京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