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她的声音里,一篇篇经典文字立体展现,一部部优秀影视剧作品灵动绽放。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讲台上,她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投身于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繁荣中,在新时代作出卓越贡献。在委员履职的岗位上,她深入调查、积极建言,提交了一件件反映文艺界声音的提案。她就是全国*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配音演员王苏。本期纪事栏目邀请王苏委员,请她结合艺术研究创作与履职工作,讲述如何在声音的世界里讲好中国的故事。
△全国*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配音演员王苏
喜欢上声音艺术,与我从小的耳濡目染有关。我的母亲是一名电台播音员,我从小便经常跟着母亲去电台,在那里,逐渐发现声音的奥妙,感受到声音的魅力。当我在年考上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后,更是尽情地在艺术的丛林中汲取营养,对台词课尤为偏爱,也尤为用力用心。
还记得,我在大学一年级时,随北京朗诵艺术团到民族文化宫参加诗歌朗诵会。我和我的老师是第一个搭档朗诵,朗诵的篇目是《生命的脉搏》,歌颂张海迪的。朗诵结束,在得到观众掌声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同台老师们的认可与鼓励,让我对朗诵更加有信心,让我在朗诵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后来,我跟随殷之光、曹灿、张家声等老师,进行了多场巡回演出,从实践与学习中不断锤炼与提升朗诵技能。有付出就有收获。大学毕业后,我收到上海戏剧学院魏淑贤等老师的邀约,从此扎根上海,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一名台词教师,将自己与声音艺术紧密相连在一起。
时光如白驹过隙,而今我已经在上海戏剧学院待了36年。都说学无止境,在台词的教学中,我边学边教,跟着前辈学,跟着学生学,跟着时代学,跟着生活学。如今,看着自己的学生们,日渐活跃在文艺领域的各个角落,有的在荧屏上,有的在舞台上,有的在讲台上,充实而感动。
教学期间,我曾经带过几届少数民族班,至今都令人难忘。因为,他曾经是我的挑战,如今是我的骄傲。
犹记得那时,每年我们都会走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去招收一些演员基本素质很好的苗子,但大多不会说汉语。如何让这些孩子短时间内学会汉语,成为那段时期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摸索,逐渐掌握了快速学会说汉语的技巧。于是,这些少数民族孩子们一到学校,我就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使用汉语普通话思维,不管是想的,还是说的,都是普通话。不会汉语,那就从基本功做起,练习汉语四声调,学习汉语拼音,每天字正腔圆地跟读《新闻联播》……日复一日地坚持,孩子们很快掌握了汉语基本功。
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中文的力与美,学会如何更好地掌握声音和语言技能,如何通过声音传递情感,更好地塑造角色。而今,这些孩子都已经成长起来,在少数民族的艺术舞台上,演绎创作出一部部精彩作品,绽放着独属于他们的风采与光芒。
△王苏(右)与盲人学生在讲座现场
朗诵,目前已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如何把不同体裁、风格的作品,“声入人心”地打动听众和观众,是值得认真探索的,也是我一辈子研究的方向。我希望能把这件事做好,希望更多人通过朗诵能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于是,我和我的团队,近年来专门创作了《学会用声音和语言绘画》的专题讲座,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院团、走进机关,走到朗诵爱好者身边,以诵读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带领大家发现语言之美丽、传递感动之力量、净化浮躁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也可以声中有诗画,诗画中有声。朗诵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就如同描绘一幅画,通过音量的大小、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将纸上的文字立体起来,让文字穿上不同的衣服、涂上不同的颜色,变得灵动鲜活,富有生命力。如此,才能将观众吸引进声音与语言的世界中,与朗诵者一同呼吸、经历、感受、思索、创作、成长。
年,我成立了品读工作室。缘起是,当时上海戏剧学院想要为全校*员学生上一堂*课,学校*委问我有没有好的建议。我提议,可以用朗诵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学会感恩,感恩亲情、爱情、友情,再感恩社会、感恩*、感恩祖国。我的建议被采纳,于是,让我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品位温暖,阅读人生》,先为他们讲解一些朗诵技巧,然后为他们朗诵了十几篇小文章。等朗诵结束后,学生们依然沉浸在朗诵的世界里,久久不愿离开。后来听学生家长说,一些很少与父母联系的学生,开始主动定期给父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