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楚楚
“学生也能当老师?”刚开学这几天的语文课,让扬州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高欣雅有点意外,老师竟然让她上台给同学讲课。从年开始,扬州中学教师陈桂华在学校推行“小老师制”,把讲台让给学生,上演师生变形记。
这堂作文课挺特别
学生变老师老师当学生
“之前已有五个同学批改了其他人的作文,接下来请这五个同学一一上台进行讲解……”走进扬州中学高一(2)班,记者听了一堂特别的作文点评课。五位同学依次上台讲评,扬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陈桂华却在讲台下和其他同学一起听课,只在课堂结尾略作总结。
陈桂华向记者介绍了这堂特殊的作文课,“我把全班作文交给五个学生批改,按学号顺序轮流,每人批改,这样既不会增加批改学生的负担,又让批改的学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批改之后,要求这五位学生围绕一个训练点,进行总结讲评。”
对于陈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高欣雅同学表示很新颖,“课堂比较自由,她把课堂交给我们,而我们从老师视角,能学到更多知识。”
把讲台让给学生
她在扬中尝试“小老师制”
这场看似大胆的教学改革,并非从今年的高一年级才开始试水。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是刚刚毕业的高三学生。除了作文讲评,陈桂华还将这样的课堂模式应用到部分课文的讲解、读报交流等。由于陈桂华所带班语文成绩提高明显,所以“小老师制”在当届高三全面推广。
“‘小老师制’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觉得有意思。”工作24年,做班主任15年,陈桂华逐渐认识到,只有反思才能提高教育智慧,“把学生推上讲台,尤其是在高三的关键时刻,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事实证明学生可以讲,而且有能力讲。”陈桂华认为,从应考者转化为阅卷者,有利于全方位认知知识点。
“扬中的课就应该这样上,扬中学生能力很强,就应该把他们的潜力激发出来。”陈桂华的做法受到了专家的肯定。
积极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每周1节课学生“读报交流”
为了让高三的语文课对学生有吸引力,陈桂华认真进行了研究,努力做到不仅不让学生不耐烦,而且让学生希望上语文课。
《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她坚持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读报交流”,由5个学生介绍近期阅读内容,从作家作品到写作素材积累,再到话题应用。
同时,陈桂华还将一些课文交给学生讲,高三主要是选读课文,由学生自定篇目,自主备课,给同学上课。她还开展学生命题展示,学生根据《考试说明》,模仿高考题,自选文本,自主命题,并提供答案。这样,班级整体语文成绩明显提升,学生个体不仅语文成绩提升了,其他各科成绩也有较大进步。学生自信、从容,大大提升了综合素质。
因为教学实绩显著,年,陈桂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年,她被评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今年,她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