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妇女能顶半边天背后有哪些浙江故事建德
TUhjnbcbe - 2023/10/7 17:53:00
02:5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60余年来响彻大江南北。不过这句口号与杭州的渊源却鲜为人知:在浙西建德梅城镇,有一个名叫千鹤的小村庄。上世纪50年代,在那里发生过的故事,曾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年,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千鹤妇女打破传统旧俗,走上田间地头,男女同工同酬,喊出了“劈山拦河溪改田”的口号。两年后,毛泽东同志为此首次作出了“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批示。

在时代的洪流中,这个小村庄写下了大历史的注脚——这里是提振了千千万万中国女性自信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重要发源地,是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性的“千鹤妇女精神”诞生地。

草长莺飞时,我们走进这个曾经因波澜壮阔的妇女事业而闻名的小村庄,寻找“千鹤妇女精神”的新时代答卷。

听*话,冲在前

我们进村后的第一站,是刚建成不久的文化礼堂“千鹤书房”。只是还未闻书声,一阵嘹亮的操练口号,就已声声入耳。

“出拳要有力!”“脚不要抖,保持住!”……礼堂外的广场上,一群英姿飒爽的女民兵出现在眼前。她们身着迷彩服,臂章上的“千鹤女子民兵连”七个字鲜艳醒目。作为杭州唯一的女子民兵连,这个臂章代表着“千鹤妇女精神”跨越半个世纪的传承。

千鹤女子民兵连在训练中。“马上要汇演了,我们在练习一套*体拳。”女民兵代表马金花说起民兵连的历史如数家珍:上世纪60年代,千鹤女子民兵连正式组建。这支喊出了“战备、训练争先锋,劳动、生产当模范”的娘子*,一度是杭州市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马金花至今记得,那时为了压缩“双抢”时间,女民兵们在秋收季节连夜割稻的情景:“月色中,数十名姐妹一字排开,每人负责收割两拢稻,镰刀与稻秆摩擦唰唰作响。”

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马金花心潮澎湃:“大家都认准了一个理,就是听*话、跟*走。”而那股凡事冲在前头的劲头,带给姐妹们的是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获得感。

我带头,担起责

如今的千鹤村,街巷井然、风情满目。但两年前村里的拆违工作,由于村民的不支持,曾一度陷入停滞。

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改变的,正是千鹤妇女——老*员傅爱娥带头拆除了自家的违建。“我是千鹤妇女,这种时候我不带头谁带头?”现年76岁的傅爱娥告诉我们,自己不是第一次当榜样。3岁时她因烧伤双手残疾,一度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当时村里的王玉英书记不停地鼓励我、帮助我。后来,大家都知道千鹤有个双手残疾的妇女,却同正常人一样劳动,而且还会识字、写字。”

“傅爱娥一直是千鹤村的标杆,她带了头,后面的事就好办了。”梅城镇*委委员程小波说,村干部们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愿意接受拆违的村民越来越多。而整治后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也让笑容重新回到了村民的脸上。

年12月,千鹤妇女在培育春花作物。拆违的过程还启发了当地的新思考:如何让“千鹤妇女精神”与时俱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体现“她担当”、投身“她治理”、发挥“她影响”,成为一种探索路径——

年,千鹤女子民兵连成立50周年之际,民兵连再度集结,30余名女村民报名参加,同年,余人的千鹤嫂志愿服务队成立,35名*员带头的“千鹤嫂”们开始活跃在村道地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这群千鹤“娘子*”逐户上门摸排,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如今,千鹤村的女性中,一大半或是千鹤嫂,或是女民兵,或是妇联执行委员会网格委员,也有人身兼数职。

时代更迭,“千鹤妇女精神”的*——坚持*的领导,以*建带妇建,也在代代传承。正如建德市妇联主席童志云所说:“通过*建+妇建两条腿走路,如今的千鹤妇女在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敢创新,再出发

由于背靠大山,千鹤村发展空间有限。“既然不适合办厂做实业,那不如试试红色旅游经济。”带着这样的想法,千鹤村*委书记王丽娜挨家挨户走访调查,还请来千鹤妇女一起出主意,定下了千鹤村发展的路子——按照“一基地一区块一园多点”规划建设,加紧村容村貌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激活村集体经济。

改变,看得见摸得着:重新整治的村落,家家户户的围墙整齐划一,镂空设计颇具江南韵味;村里新开的民宿,能喝花茶还能喝咖啡,老板告诉我们,自去年11月开张,生意一直不错,“周末几乎客满,月均营业额超15万元。”

村中主路边,一间名为“千鹤一面”的面馆分外显眼。在老板娘王卫萍看来,从江西回到老家创业,是她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如今夫妻俩租地盖起了厂房,每天都要生产一吨多的晒面,还做起了电商。“现在我们一年的销售额达到几百万,来我这里帮忙的妇女,每个月也能拿到元的工钱。”

千鹤嫂直播带货。(资料照片)敢想敢拼、创业创新,是“千鹤妇女精神”在新时代的迭代升级。千鹤妇女们正在将同心圆画得更大——

梅城古街上,一间小小的店铺正在装修。这间即将开张的“千鹤一茗”农特产品店,承载着村庄对于未来的想象——以后千鹤村的晒面、菜籽油、特色酱,都将在这里出售。“千鹤一茗”还请来了村里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唐荷珍。这段时间,唐荷珍一直在村里选品,“地瓜干、辣酱,都要从七八家里面挑出最好的。”

52岁的唐荷珍和年轻人一样,抖音玩得很溜,她的个人账号有名粉丝,“等‘千鹤一茗’开张了,不仅要在店里做生意,还要开抖音、做直播,线上销售也要做起来!”

“我们要创造更多项目,化红色资源为红色经济,把客人们留下来。”在王丽娜的工作笔记里,写满了“千鹤”再次展翅的蓝图:今年千鹤村预计投入万元,建设红旅、农旅结合的团建场地;同时,还将围绕征迁完成的千鹤造纸厂区块进行招商引资,主推农旅融合发展……“预计今年我们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将超过万元,两年内增收%以上。”

在杭州市妇联主席阮英看来,千鹤妇女精神不仅有过去时,更要有将来时:“我们也在寻找和发掘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的传承人,用典型的力量激励和带动全市各界妇女同胞扛起‘半边天’。”

梅城镇中心小学千鹤校区的英文老师钱愫媛,是一名90后。如今,她会自豪地站在讲台上为孩子们讲述千鹤妇女的故事。在她的理解中,“千鹤妇女精神”就是nopainnogain(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有责任将‘千鹤妇女精神’传承下去。”钱愫媛说。

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历经60多年,“千鹤妇女精神”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

1
查看完整版本: 妇女能顶半边天背后有哪些浙江故事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