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生的汪星宇,在每个时间节点上的履历都足够丰盈。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治系,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是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世界名校争霸赛冠*、《意林》公益形象大使、《中国青年》封面人物,年纪轻轻就出了自己的书,毕业后又和同学创立了“乡村笔记”,怎么看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接触过他的人,大概都会用“自信、求知欲、折腾、努力”这几个关键词来描述汪星宇,反正就是太优秀。
只有汪星宇自己知道,不够聪明也不够有才,但有勇气肯努力——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幸运都源于那些不具名的折腾。
汪星宇说话很快,用他的话讲就是思维太快了,说话总是不赶趟,所以常常像“背书”一样。
但戏剧性的是读小学时,汪星宇被误诊为肌肉萎缩,还有严重的口吃。没什么迷茫与自卑,他还是爱讲话,去参加演讲比赛,和陌生人说话,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汪星宇说自己是那种“迅速上马又骑虎难下”的性格,特别理想主义,挺有自信,想到什么就去做。无论是考复旦,去纽约读研,还是后来参加《一站到底》,再到创立“乡村笔记”,都是想到就去做了。
这些都与他在乡下成长的经历密不可分。乡村生活让汪星宇性格里有接地气的共情能力和信心,脚踏乡土的状态让他踏实笃定。
汪星宇的童年在上海南汇的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被家人呵护得很好,体验了自然的风光,也见过城市文明。
小时候百无聊赖时,汪星宇就和小伙伴在村里乱玩,还会帮奶奶劈柴,奶奶会抓着他的手教他顺着柴的纹理来劈,很多简单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哲理。印象最深的是跟着奶奶去看村里老人们打牌,奶奶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也让他上桌玩几把。汪星宇总是赢,村里的乡亲们都夸他聪明。
后来汪星宇去纽约读书,每次经历了挫折垂头丧气时,奶奶都会给他打气,“小时候你跟我去打牌,大家都说你机灵。”父母也全力支持汪星宇:“我儿子超棒。”
他的父母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汪星宇记得每天放学回家吃完饭,都会一家人一起看新闻联播,紧跟*策走。这样的父母,做人做事也正派认真,无论做什么都会坚持到底。
对于汪星宇他们却选择“放养”,比如汪星宇长大一点回到城里上学,早上起不来想偷懒,妈妈还会“怂恿”他一整天不去上学,反正要睡够。“不指望你赚多少钱,做有意义的事就行。”理想主义的妈妈这么一说,汪星宇更没了束缚,一直就挺自信的。
后来创立了“乡村笔记”,用教育连接城乡,每次谈起原生教育,汪星宇都说身教大于言传。“初中时,我妈就说,以后很多决定需要靠你去做了,但现在往往越优秀的父母给孩子的限制越多”。
汪星宇有着特别强迫症式的求知欲,他每天都会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有没有进步,做什么事“能不能学到知识”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点。出国为了宏大叙事般的知识,回乡也因为农村有自己不了解的知识。
每次知识的暴增都会让汪星宇有任督二脉被打通的感觉,无论是读书时沉浸式的大密度知识的浸入还是后来创业,一点点学习组织架构、薪酬待遇、市场开发这些最基础的管理运营知识。知识就像沙漠里的水源,给汪星宇向阳生长的动力。
年的夏天,还在纽约读研的汪星宇偶然看到了《一站到底》的招募便报了名。与编导视频面试时,汪星宇聊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当时还有道冷知识题,汪星宇差不多都会。
那一年,汪星宇回国参加了《一站到底》,还“误打误撞”在世界名校争霸赛中担任队长并最终赢得冠*。年,汪星宇又一次回到《一站到底》见老朋友们,这个让他一战成名的舞台给了他很多成长,无论是知识还是人生阅历。
丰富的知识量来源于汪星宇的几次沉浸式学习体验。高三时,为了准备复旦的自主招生“千分考”,汪星宇用三个月的时间死记硬背了很多“冷知识”。
他曾花一个月听了本书,积极参与各种读书会、辩论会,也是最早一批开始听知识付费的,他开玩笑说:“我都是两倍速听,听完之后说话就更快了。”
后来,汪星宇为准备国考还大密度复习三个多月的申论和行测知识。“关在酒店里三个月,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学习,我把那些知识掌握得滚瓜烂熟,所有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汪星宇说”一万小时定律“是存在的。在纽约读研时,他会把每一分钟利用好,在船上通勤时歪着脑袋睡着是常有的事,书掉下来也没察觉。他觉得一旦放松就对不起自己当初的努力。
其实我们都想象过很多种人生,唯一不同的是,汪星宇想到就去做了。在他的书《这一站,刚好遇见你》里,汪星宇写道:
汪星宇在复旦读国际关系,在开学第一堂课上,系主任说,国际关系是屠龙之术。但后来大家发现现实中并没有“龙”,课后竟觅不到一份有工资的实习和兼职机会。
但几年的国际关系专业所受的教育与实践,让汪星宇学会了共情能力,看到了世界的广袤,体验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所谓的“屠龙之术”精神已深深刻在骨子里。
汪星宇喜欢宏大叙事的东西,他喜欢一句话“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宏大可以让他看见世界,看见生命的广度。
小时候汪星宇看了很多伟人传记,最喜欢《周恩来传》和《邓小平传》,觉得他们能把宏大叙事和图景叙事结合得非常好,有大格局,也可以躬身做小事情。这些都让汪星宇从广袤的宏大叙事跳出,转身走向乡村田野。
汪星宇多元化的教育学习经历也可以重新认识乡村,比如大学时去丹麦赫尔辛基交换了一年,后来又去纽约读国际关系的研究生,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
在纽约除了学习参加竞选、帮助他人竞选、磨炼演讲能力这些丰富的实践课程外,汪星宇参加过以色列著名学者、《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的早餐推介会,被一家华尔街的创业孵化器选中,这些都让汪星宇大开眼界。
后来即使创业路上遇见重重困难,汪星宇也无比感恩这些经历,它们本身可以弥补隔阂,讲好故事。
汪星宇走过很多农村,湘西的山村、福建的渔村、宁夏的戈壁、青海的大漠……中国的乡村太广袤了,江浙、闽东南、东北的乡村相差很大。
“人们常常说要拓宽视野,可我们常常忘记了视野是双向的,不仅有向上看的高楼大厦、纽约巴黎,也该有向下看的乡土、村里村外。”汪星宇认为不光要有宏大叙事,也要有微观叙事,去具体指导每一个地方。这些都是他后来创立“乡村笔记”的初衷。
真正开始入行是因为“黑土麦田”的项目,研究生毕业之际,汪星宇去参加波士顿的哈佛论坛,邂逅了黑土麦田的联合创始人秦玥飞。秦玥飞在农村做了3年大学生村官,后来放弃晋升的机会又去更穷的农村干了三年,这个经历非常打动汪星宇,也让他下定决心扎根乡村。
汪星宇还记得当时秦玥飞开玩笑:“把村里的腊肉这些农副产品带出去是卖钱,相应,把人带进来也可以卖钱,这也是‘人口贩子’买卖嘛。”
后来汪星宇身体力行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放弃了东航几十万年薪的工作机会,同伙伴一起创办“乡村笔记”。
汪星宇和伙伴去各个乡村调研,结合在地资源和本身的特色IP开发系列课程,初衷是用教育连接城乡的社会。也没打算做扶贫项目,汪星宇觉得如果用居高临下的心态去做这些事情,抱着“你们很穷,所以我们来帮你”的心态,不免会遭遇到一些抵触的情绪。“就想让大家去平等地了解乡村”。
“乡村笔记”后来陆续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的加入,栋梁之才们没有走进摩登城市,却扎根到了乡村,也让大家看到了年轻人的担当与责任。“我们团队里的伙伴,有上海郊区种水蜜桃的,内蒙古放羊的,云南种沙果的,河南舞狮的……每个人都故事满满,也怀抱着热望。”
“乡村笔记”的体系包含针对B端C端的乡土研学、城市职旅和乡间风物三大板块,既有*府买单,也有个人付费,还有对口援建这些公益的形式。
乡土研学项目是为了让城市孩子体验最真实的乡野,有系列研学课程,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文学写作、社会调研、自然探索等能力。城市职旅面向乡村孩子,让孩子们走进城市进行职业旅行,通过对教育、金融、农业、建筑设计、制造业等行业的了解为未来做职业规划。乡间风物项目在乡村发掘优质农产品,让特色农产品往返城乡,打造田间地头买手店,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