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季收官的这期《梦想改造家》很特别,它是远方游子与故乡的故事,“回家”的主题。
多少在外打拼的人,即将浩浩荡荡踏上回乡之路,这每年一度上演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季节性迁徙活动,只说明“家”这个字,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委托人」
作家蔡崇达的故乡东石小镇,坐落于福建东南沿海的晋江海边。
因怀念这片乡土,他写下了散文集《皮囊》,描摹小镇的历史和人文风情,深情细腻的笔触打动了很多读者,一跃成为畅销书作家。
作家蔡崇达
蔡崇达计划将这座房子的一部分,改建成服务于乡间的文化讲堂与图书室,邀请文学家与艺术家来此讲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外面世界的窗口。
另一部分则作为母亲和姐姐的生活空间,以尽孝心。
「关于改造」
图的最最中心就是案址,如果眼神够犀利的话,是可以看到的。
在这个街区密度的情况下改造房屋,只有一个字“难”。
勘景、定方案、施工到呈现,已经超过一年,而项目还在继续...
说多了都是泪,但呈现时却让人感到,一切值得。
「关于设计师」
琚宾是第一季就参加过《梦想改造家》的老朋友了。
为人低调,柔和谦逊,但是作品却非常有力量
改造前
改建后房屋要满足几大功能:
一座小型的图书馆、一间可以为孩子们讲课的公共讲堂,以及可以供一些文学界的朋友来访创作时使用的客房;更要满足母亲与姐姐、蔡崇达一家回乡时的居住功能。
房屋外观
握手楼
改造思路
拆除重建
从年年底勘景,经过设计、打样、施工,历经整整一年多的艰苦努力,这个建筑体量达到多平方米的项目,终于在年1月初完成四层的主体部分。
母亲的房子,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将已经落成的公共部分呈现在大家面前。
效果图
协同施工
设计师根据当地传统石头房屋的形制特点,对现场模版进行了特定尺寸的分缝设计,并采用了高品质的清水混凝土模版和工艺,终于打造出了优质的样墙。
设计师特别要求在三层区域安装了大面积的落地窗,充分改善了采光不足的问题。
琚宾大胆采用把“平面的自然立体化”策略:
将传统上平面展开的中国式院落层层叠加,形成一个中空的立体花园,来弥补空间缺失的“自然感”。
改造后:母亲的图书馆
入口-图书馆铭牌
步入中庭,首先见到的是下沉式的公共空间。
作为讲堂使用的时候,观众三面围合朝向讲台,主讲人身后,则是一面通高的清水墙面,自然形成了一种庄重的氛围。
一层的北侧,平日不轻易示人的,是母亲所珍视的宗祠空间,也是这座建筑与闽南地区传统文化深刻联结的一角。
作为中庭的一部分,这里也是欣赏整座建筑最好的角度之一,公共与私密、对话与对视、体块与通透、半隐与半现,交织成足够复杂迷人的空间关系。
二层图书馆分为室外阅读区和室内图书馆两部分。
图书馆南侧是通高的玻璃窗,采光充分,
朝向内庭的一侧也可以供孩子们写作业和阅读。
馆藏书籍,则是数千本来自全国各出版社和许多知名作家的精选赠书。
设计师还特地在图书馆,为孩子们留下了一块可以随手涂画的小黑板。
三-四层蔡家人居住空间
三层主要是母亲的房间与家人的公共活动区。
在整个住宅空间内,设计师大面积选用了防滑耐磨的实木地板,提升居住的舒适感受。
考虑到建筑体量较大,设计师还专程为家中配备了智能化的安防和灯光管理系统,保障家人安全以及打理的便捷。
五层向上则更多地作为客房、茶室,由蔡崇达邀请作家朋友在此小住和创作。
改造房子的初心,也是对于父爱的纪念,这一愿望终于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