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规定从明年1月起,保健食品标签要醒目标注警示语、规范保质期标注方式。根据规定,警示用语区应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大众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花钱购买保健食品无可厚非。但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多年来保健食品市场虚假宣传疾病治疗功能、销售混乱、被鼓吹成“神药”等等乱象层出不穷,面对动辄几百上千块的保健食品,且不说销售价格是否虚高、实际成本及技术含量究竟几何?但问一句保健食品是否真如商家宣传所说确有奇效?答案很明显,保健食品当药吃延误病情、老人用多年积蓄购买保健品被骗的案例比比皆是。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和保健品销售秩序,更危害到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与经济利益。
如今保健食品被摆放在各大药房最醒目位置已是普遍现象,保健食品推销员乃至药店工作人员“热情”推销,直言价高者药效才好?诱导消费者形成错误认知——价格越贵药效越好,故意模糊“药品”“食品”界限,似“药”非“药”,闪烁其词。国家强制要求保健食品醒目标注警示语、规范保质期标注方式这一举措,让警示语不仅印在了保健食品标签上,更是“印”入人心,既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提醒消费者理性购买,又有效约束商家营销行为,一举两得。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得益于国家出台这一规定,引导帮助消费者形成了对保健食品的正确认知,净化保健食品消费环境,让广大消费者群体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购药。(黄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