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年和年两个春季学期的全面线上教学,应对突发疫情,吉林大学今年秋季学期2次网课切换,从容自如。的确,吉大网课早已穿越“开不开”的初期体验阶段,迈入了“好不好”“怎么更好”的网课质量深度探索的进程之中。
科学技术极速演进,科技产品加速迭代,“互联网+教育”早已不是新鲜话题。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的全面网课是特殊的“命题作文”,而吉大网课也已从手足无措蜕变得娴熟镇定。
那么,在被动性的渐进中,吉大网课供给的真实情况如何?网课如何思变?网课供给系统中的多种角色如何协作?记者尝试从网课供给侧进行了追踪调查与分析,试图探索吉大“好网课”如何在错综复杂中突围,怎样为吉大教育教学赋能。
网课供给“痛点”在哪?
“又又又要上网课了……”“网课啥时候是个头!”今年9月初,线上教学通知下发,新一轮网课开启,触动了学生敏感的神经,社交平台上叫苦不迭。事实上,教师也并非全是例外,他们有着另一种表达。
“这才是真正的课堂!”配一张学生、黑板、讲台、课桌……教室要素齐全的照片;“终于不用对着屏幕魔怔了!”配一个大笑的表情……
一轮网课结束,恢复线下教学,回归实景课堂时,许多教师的朋友圈异常活跃。那么,为何如此?
隔着屏幕,感受不到真实的学生,讲课像是被“封印”。讲台上演讲式的侃侃而谈转移到屏幕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李明晖的《日本的鲁迅研究》网课显得束手束脚;没了学生微表情、小动作、眼神接触这些即时的反馈,又有些自说自话。类似于大多数文科类课程讲授,他有些无奈,“无法感知学生,摸不清他们学习的真实状态。”
“学生一旦‘精神溜号’就很难拉回来……”这是李明晖的另一个困扰。脱离了教室的天然约束,原本交由学生思考和感受文化的时空,被零食、弹窗广告、手机通知甚至饭香轻易地占领,“沉默”的网课变得局促尴尬。“留白”在快节奏的网络空间里没有市场,拉回注意力也并非易事。
而互动是教与学共进的金钥匙,也是吸引注意力的砝码。但倘若网课上,全班30人同时打开麦克风、视频进行互动,网络和耳朵大概率会同时崩掉,即时互动很难实现。无疑,隔着千里光纤、一方屏幕、一块键盘,网课互动成了一种崭新的生态。
但疫情也不能阻止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网课平台的评论区、举手、抢答、分组讨论、即时生成词云……一系列的互动功能都追赶着大潮大势。
对于60后、65后、70后的老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技术互动教学,思想和操作都面临挑战。实际上,青年教师对网课互动的实际开发程度也参差不一。
事实上,网课互动有更深层的痛点。“评论区活跃的总是那几个熟ID”“热闹的互动和学习成效有时并不匹配,也可能是虚假繁荣”……化学学院教师王莉参与在线课程建设多年,算得上精通网课,她开始探索深度难题。
或许,有一个极易被忽略,但更值得注意的隐秘痛点——“网课情境”。“全面线上教学”的伴随场景是属地疫情的动态境况。“十几平方米的寝室多个人要同时上课”“一面配合抗疫一面教学”,这意味着,网课各方都面临相对紧急的外界状况,教与学的两端,人们的身心都接受着巨大的考验。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中医法则,网课供给亦有相通之处。那么,如何扣准脉搏为网课号脉,打通“痛点”?或许,“(在线)教学质量周报”“在线督导报告”能提供“药方”。
网课向“好”驱动力如何?
(在线)教学质量周报——教务处“吉林大学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