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怎么突然出现了两株“铜钱草”呀?
原来是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理解遮挡关系,特意安排的趣味小游戏——《我是铜钱草》。
两位同学化身铜钱草,在讲台上不断变换位置关系,你挡在我的前面,我挡在你的左边,相互之间形成一个遮挡。
在底下观看的同学,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兴致勃勃地盯着台上同学的表演,生怕漏过了哪个精彩画面。
看得兴致高涨了,他们还会发表自己的“小点评”,整个课堂的气氛都被烘托到了极点,热闹异常。
如此活跃的课堂,实际上就是知荐教育带来的《墨韵铜钱草》课程。
什么是水墨?《墨韵铜钱草》最终是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
水墨画我们称之为国画,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画。
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来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绘画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因此,知荐教育一直将水墨课作为重点课程,并开发了《墨韵传承》系列课程。
课堂打破从临摹入手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从而激发、培养孩子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
对于很多没有接触过水墨画的孩子来说,“什么是水墨?”是他们首先要了解的问题。
水和墨的关系就如同生活中的糖水一样,不同却相融。
课堂上,老师也用了糖水的例子向同学们提问。
在熟悉的常识领域,同学们表现得十分活跃,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积极地回答着老师的问题。
将生活融入课堂,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了解陌生领域,并迅速地产生亲切感。
需要什么工具?简单了解水墨过后,老师亮出了画水墨画的好帮手——“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我国独具艺术特色的文书工具,主要是指笔、墨、纸、砚四类书画用具。
在四样用具中,墨的形态和古时候相差较大。古人用的墨基本为墨锭,是块状墨,需要进行研磨才能使用,而砚就是研磨色料的工具。
到了现在,为了便于移动和使用,人们会直接购买墨汁,省去了研磨之力。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使用的都是研磨好的墨汁。
笔,指的是毛笔。现在大家常用的大多是白云羊毫、兼毫和狼毫。
在画国画的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步骤就是学会正确的握毛笔姿势。
所以在第一堂课中,老师就手把手地教同学们如何正确地握毛笔。
拿到毛笔后,同学们跃跃欲试,每个人的姿势都十分标准。远远看去,还以为是古代的小书童,下一秒就能挥洒笔墨了。
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讲解,用心记录着水墨画的知识点。
通过认识学习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感受中国画独特的魅力,提高孩子对水墨画的表现力及审美力。
墨韵铜钱草铜钱草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绿化植物。
葱白的茎上会探出一盏盏圆圆的叶子,茎纤细单薄,顶着的小圆叶子却带满了倔强,就像微缩的荷叶,颇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萌趣。
因此,老师将铜钱草搬进了课堂中,带领同学们认识植物、感受植物,用科学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看着下面这几张铜钱草,大家能看出它们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同学们可是很快就说出了正确答案:角度不同。
在老师的知识讲解和小游戏的互动下,同学们对水墨画和铜钱草都有了较深的了解。
于是,课程便进入到了实践的环节——画铜钱草。
你看,在最后的作品之中,孩子们将铜钱草画的多么生动有趣啊!
第一节《墨韵铜钱草》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水墨画的大门,带领孩子们进入了水墨画的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节课程中,孩子们将真正的接触水墨画,自己动手创造水墨作品,请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