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几天去了个讲座,去了就可以领鸡蛋和牛奶,好划算噢。”
“他们这段时间还要搞好几场,我明天又去!”
“那些工作人员好亲热啊,又送东西又给我们按摩。”
...
听到自家老人说这些话的家人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了,你们家老人下一秒踏入的,可能就是一个“骗局”!
这年头,保健品公司销售的方法越发多种多样,各种花招油嘴滑舌哄骗消费者购买产品,更可恶的是,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老年人身上。
老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心家人、注重健康。平时买菜都会因为几角钱讨价还价的老人们,却在听到别人介绍产品说“这个喝了对身体好,孩子喝了记性好、长智慧”时,几千块钱说掏就掏,一点都不心疼。
为了博取老人们的信任,一些保健公司就通过开展活动,先免费给予老人们一些生活用品等东西,然后逐渐向他们推荐一些产品,引诱他们购买。不少老人都因为这些套路上当受骗,在知晓真相后难过掉泪,那些钱基本上都是老人们的“养老本”。
所以各位家人朋友在听到老人说上述的话时,一定要加强警惕了!
那么保健食品到底有用吗?
我们应该如何提防这种骗局?
被骗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如何正确选购保健食品?
今天小编就围绕这几个点,为家人朋友们仔细讲述一下。
一、保健品是什么?有什么用?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保健食品,源于美国的“DietarySupplement”,也就是“膳食补充剂”或“健康辅助食品”的意思。
年,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养生保健,而不是直接治疗疾病。并且也有明文规定,保健品说明书必须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所以说保健品其实是没有任何治疗疾病的效果的,只能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
并且在我国的市场上,绝大部分保健品都是“摆设品”,没有任何的用处。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
他们宣传自己的产品,可以治疗癌症、可以治疗中风、可以痊愈糖尿病甚至有的还说可以提高智商...但是他们的产品要是有这么厉害的疗效,早就得了一百个诺贝尔医学奖了!这些虚假夸张的话,统统不可信。
二、保健食品常用的几个骗局
骗局一:夸大产品的疗效
很多不法商家会称保健食品和药品一样具有治疗效果,虚构或者夸大保健品的功效,比如“包治百病”“药到病除”,或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虚假承诺诱骗消费者。但事实上,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并不具有治疗功效。
骗局二:通过“权威证明”进行欺骗
假借某些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发布非法保健品广告,以及找所谓的“专家”来为老人们体检,恶意夸张老人的体检情况,吓唬老人从而购买产品,或者利用媒体、报刊的权威性,冒用“通知”“公告”等形式发起免费邀请,宣称参与对象为已领社保的退休老人,企图让宣传带有“官方”色彩。骗取老人信任,尤其是偏远山区老人。
骗局三:赠送免费生活用品、免费旅游
以赠送鸡蛋、牛奶等物品或者以免费旅游作为噱头,吸引老人来听健康讲座或者参与活动等,从而逐渐向老人推销产品。并且他们还会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使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进而花钱购买大量产品。
骗局四:针对独孤老人使用“温情牌”
有的老年人的子女离家较远,或者在外打拼事业,通常久久不在老人身边陪伴。无良商家就利用了老人生活的孤单寂寞,通过所谓的亲情服务,经常上门拜访、关爱老人的生活,说些贴心话、送礼物,有的还会扑通跪下喊爸妈,从而与老年人建立起信任关系,随后他们便高价推销那些保健食品,使老年人“无法拒绝”甚至“心甘情愿”自掏腰包买毫无用处的暴利保健食品。
三、被骗了该如何处理
1.查询保健品信息的方法
可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