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教师感知的敏感性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TUhjnbcbe - 2024/8/22 19:48:00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pf.39.net/bdfyy/dbfzl/180317/6109023.html

教师的感知是敏锐的,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理解学生的个性,既能找出某类学生共同具有的典型特点,又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中小学的学生心目中,“老师应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他们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奇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教师的兴趣不限于所任学科,有着广泛的求知兴趣,他们见缝插针,找缝插针,争分夺秒,十分珍惜时间,从来不分“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几乎没有节假日,竭力用有限的时间去开采无限的知识宝藏。如河南省某英语教师徐老师,他的英语课堂教学非常出色。

外国广播公司曾为他摄制成电视片,博得了许多外国朋友的赞许。可是,徐老师并不满足。为了做一个称职的英语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他决心从外语的角度,对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甚至法律和宗教等进行认真学习和探讨。每天除了备课和上课外,至少有三个小时他是在收音机或录音机旁度过。

又如,上海市某中学特级教师于老师,她常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言“要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勉励自己。她订阅了许多报刊杂志,平时只要发现其中有什么好文章、好材料都收集起来,有时看戏看电影,也认真揣摩,从中吸取营养。

她说,教师每天都在“吐”出知识,如果不时时“吃”进新知识是不行的,只要处处做有心人,抱谦虚认真的态度,不单看书时可学,即使走路、交谈也无所不可学。她备课认真,简直把生活的全部时间都用上了。

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教师心理品质的又一个特点。教育工作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教育对象,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也不会停留在同一水平,同一身心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马卡连柯说过,他是在直到学会了用十五种到二十种语调说出“走过来”这句话,学会了在面部,体态,声音上表现出三十种不同的情调之后,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所以,优秀教师决不因循守旧,总是勇于创新,都有一种创造性对待自己工作的思想火花,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信心百倍,坚信“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得好”。

比如,要对六、七岁的一年级小学生讲明汉语拼音的目的意义是困难的。但是,特级教师江筱芳,却能根据儿童求知欲强,而又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创造了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她挂出一幅中国地图,指着地图告诉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语音复杂,语言不同。

她模仿上海人讲“吃饭”、“睡觉”、“我去玩”、“谢谢你”;模仿湖南人讲“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我们俩互相帮助”。还模仿宁波人、广东人讲话。孩子们听不懂,都感到稀奇。接着,他就利用普通话教孩子们朗读儿歌,念顺口溜,这不但对学汉语拼音有了初步认识,而且也引起了学好汉语拼音的动机。使抽象的语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思维活动显得生机勃勃。

情感的“向生性”

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所谓向生性,是指教师从爱护学生的心愿出发,希望学生进步,期望学生成才。赞可夫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师在造就培养人才的毕生中,乐于做“人梯”,

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甘做平凡的“铺路石”,让学生在知识的太空自由飞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教师的良好愿望。大量事实证明,教师不仅在“传道”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用自己的感情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对后进生要多鼓励,给予信任。

在“授业”和“解惑”中,要像手执金钥匙打开心灵大门的能工巧匠,总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海洋探索和进军,尽力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全部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教师总是满怀热情做好教育年青一代的工作,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亲属,在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又当教师,又当父母”,为学生操尽了心。

教师感到安慰的是“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感到悔恨和不足的是“教学效果差”;最大的乐趣是“教学上的成功”;最大的忧虑还是教学(教学效果)。教师所想、所急、所喜、所忧的都是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恨铁不成钢”,正好反映了教师的心理特征。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师,是由于教师爱生。教师爱学生所产生的价值,并非朝着一个单向流动。教师的爱终究会引起师生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学生总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尊师爱生的高尚情操,正是在爱的交流与反馈中产生和发展。实践证明,“爱生尊师”是一条规律。正因为如此,优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很好,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都很高。

因而,学生往往把教师spandata-bjh-target="当做自己的父母的化身,年幼的儿童更是如此。所以,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师生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信赖,就能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反之,师生关系冷漠,或者对立,必将削弱教育和教学效果。

“知之深,爱之切。”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于对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来自于教育工作实践的体验。教师对教育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越深刻,献身人民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也越深厚。而教师亲眼目睹春催桃李花更艳,亲眼看到自己付出的心血对学生产生了效果,特别是看到自己辛勤培育出来的学生成为各条战线的有用之才时,更是感到巨大的欣慰和鼓舞。从而形成和发展了对教育工作的浓厚兴趣,并转化为行动使自己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意志的坚韧性

在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主观和客观,都存在着许多困难。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这是教师坚强意志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与“四人帮”的迫害作斗争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教育后进生,改造乱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面前,教师都表现了无私无畏顽强斗争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

如一位特级教师,在“四人帮”横行岁月里,虽然母亲、丈夫被迫害相继含冤死去,自己也无辜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摧残,但她仍然坚信“教好学生无罪”,发出“我还要干革命,还要培养下一代”的铿锵誓言。当她走出“牛棚”,回到讲台上,却又像从前一样,为了学生,忘记了自己,坚定表示:“宁可让他们以后再斗我,也不能放弃教育学生的责任。”

又如,河北肥乡中学模范共产党员、副教导主任焦学文,一九七九年五月确诊直肠癌后,下定决心同病魔搏斗,工作时间仍然每天十小时以上。坚决要求让他“坚持到上北京做手术那一天”,用实际行动表示“要把最后一根丝吐给人民”,把个人生命置之度外。

沉着自制,善于支配情感,也是教师坚强意志的一个特征。赞可夫说:“教师也是人,但同时他又是教师。而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就要求自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批评、威胁、不及格,无缘无故落到学生头上。这是教师缺乏自制的表现。而教师的职业要求自己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能够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在学生不好好学习,不守纪律的时候,既能以宁静耐心说服的态度对待学生,又能使学生知道他是一位具有坚定性格的人,他是不会放弃原则的。如上海市某中学教师杨贯时,为了避免工作中产生偏激,给自己规定了三条:

第一,切忌“顶牛”。首先是我不顶,学生想顶,我就避实就虚,因势利导。第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唱空洞的高调。第三,平等待人,在讨论问题时不以势压人,允许保留不同意见,甚至是错误的意见。由于坚持这三条,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学生学会在思考、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感知的敏感性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