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们从三尺讲台驰援抗疫一线
TUhjnbcbe - 2024/9/2 17:05:00
                            

严防死守战疫情,教书育人践初心。南昌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一丝不苟,迎难而上,纷纷化身“大白”“小红”,奋战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是人民教师,也是“抗疫先锋”,他们用行动传递温暖力量,诠释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谢杰:公共卫生专家化身消杀指导员

早上7:30,公共卫生学院青年教师谢杰已经早早到岗,在各个楼栋走廊、电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发挥专业特长指导开展场所及物品消杀工作。

“消毒液喷洒至少30分钟后,使用清水擦拭桌面。”“墙面、地面、楼梯扶手、窗户均要进行消杀,每日早晚消杀一次。要确保全覆盖,不遗漏任何区域。”.......

这是谢杰几乎每日都要反复叮嘱的话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环境消杀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要确保公共环境卫生,切断病毒“物传人”的传播途径,才能阻止和控制病毒的传播。

学校实施封闭管理之初,公共卫生学院就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校园疫情防控应急支援专班,抽调学院流行病专家周小军教授、周跃平副教授和黄鹏副教授前往抗疫一线,专班其他成员则在后方为一线人员提供专业分析和研判意见。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谢杰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到这场疫情攻坚战中。他说:“在教师这个身份的背后,我还是一名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一名中共党员,我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服务学校疫情防控。”

谢杰和一线专班成员们经常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厚厚的护目镜,深入各场所现场指导消杀人员开展终末消毒,解决各类技术问题,整个消杀过程弥漫着浓烈的消毒药液味,常常熏得他们睁不开眼睛。每天大家至少要持续工作5-6个小时,结束后经常是全身湿透。消杀的喷雾器加满消毒水差不多有40斤,消杀队员每天都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再背上重重的设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消杀无死角,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一般来说,一百平方米的房间,大概需要二十多分钟才能完成消杀工作。”谢杰带着消杀队员每天从早上开始就奔波在不同地点,直到当天需要消杀的地点全部完成。“消杀一般都是连续工作,因为穿着防护服,为了节约抗疫物资,我们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避免需要不断更换防护服。”

“我会适时把这次参与疫情防控的经历在我的课堂上分享给学生们,既是将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教学,也是珍贵的思政教育素材。”这次深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让谢杰感受颇深,“从前更多的是传授书本知识,这次的经历给我今后的教学科研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刘文明:教授身披红马甲志愿服务显担当

“您好,您要去哪里?”早上7时,这是54岁的化学化工学院刘文明教授,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细致地核查人员车辆的审批单、通行证等材料,检查无误之后,才予放行。“疫情防控是校园安全稳定的红线,我的工作就是必须站好一班岗,守好脚下的防线。”

南昌的天气变化无常,坚守学校一个月多月的刘文明入校时只带了一套衣物,遇到低温风大的时候,他就直接裹上实验室里常穿的白大褂保暖,身边同事玩笑道,“刘老师,现在还在做实验呢!”他只是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受家人的影响,刘文明也有着医者仁心的济世情怀,“医院工作,我儿子是学临床医学的,这也让我更加希望投身抗疫工作中。”他这样描述着自己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初衷。

“因社会面管控,化学化工学院很多教师不能来校,学院号召老师们积极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我们学院很多老师都是迅速响应。”疫情防控初期,为保障实验安全,在驻守校园的刘文明、吴涛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学院成立了“研究生临时党小组”,每天对所负责楼层的实验室进行至少两次安全巡查,每轮共计约间实验室,及时提醒学生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筑起实验室安全抗疫的屏障。

下午4时,刘文明教授执勤交班后,马不停蹄前往室内体育馆,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加入到核酸检测扫码的工作中。“刘老师,又见面啦,真是辛苦你了!”刘文明已经是“熟练工”了,工作中时常被认出来,这也是他工作中最开心的时刻。“我觉得都是值得的,付出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心里暖暖的。”

晚上7时,刘文明回到理生楼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给所带学生进行线上课程教学准备,同时还要兼顾好课题组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每天我都会平衡好教学科研和志愿服务工作,合理安排、提前准备,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参与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也让刘文明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在志愿服务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理解。今后在课堂上,我也会注重培养同学们志愿服务的意识,让他们在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李占炳:用一线力行活教材上好抗疫思政课

“作为一线教师投身疫情防控,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素材,我要为我的学生们树立榜样。”一个月的时间里,人文学院青年教师李占炳用实际行动奋战在校园抗疫一线和网络线上教学之中。

“想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学院的辅导员们每天都要这样坚守,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他们的不易,感触到一种看似平凡的伟大。”课上,他将自己疫情防控的亲身体会化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事例,教育引导所带班级的青年学子。

下午2时,李占炳早早地来到了核酸检测现场,他的工作是负责在核酸检测时扫码登记以及现场秩序维护。在之前参与的11轮核酸检测工作中,他共扫码录入人次。作为一名党员,李占炳在得到通知的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了学校疫情防控先锋队。

穿上防护服装,带上防护面罩,取管、扫码、录入,李占炳的动作十分麻利。工作之余,李占炳还积极维护好核酸检测人员秩序,耐心劝导大家保持“一米线”的距离,确保核酸检测点位安全有序进行。防护服密不透风,护目镜上白茫茫的雾气也模糊了视线。一次次举起手机扫码,在表格上准确无误地录入信息,他坚毅的眼神、果敢的行动印证着,党员教师奋战疫情防控一线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的坚定决心。

“我是学校的一份子,理应出一份力。特别是看到驻校同事们那么辛苦,也想做些什么替他们分担一些。”傍晚六点,结束工作脱下防护装备时,李占炳的耳朵因N95口罩戴得太久被挂得生疼,额上则留下了头套、面屏罩的一道道勒痕。“以前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抗疫工作人员的防护服一穿就是十几个小时,感触不深。现在自己亲身体验了之后,才知道他们是多么不容易,多么伟大!”

“我的工作很普通。”这是李占炳反复说的一句话。从4月9日驻校起,六岁的女儿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见到他了,“肯定会想啊,怕家人太辛苦,也会操心女儿网课学习情况。”想女儿和家人时,李占炳只能靠视频电话来互相分享每天的生活点滴,他经常告诉女儿,等病毒消灭了,爸爸就回家了。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疫情发生以来,南昌大学教师

从“三尺讲台”驰援“抗疫一线”

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

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

以身立言,乐于奉献

用无声的行动

诠释了教育者的初心使命

疫情防控专栏

普通大众

心理自助与疏导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

往期回顾(点击蓝字阅读原文)

01

权威发布

南昌大学年招生章程公布!

02

香樟花开,“专”为你来!快来PICK南昌大学令人心动的专业!

03

快来领取你的NCU主题电子笔记本!

04

微光可成星海战“疫”铸就荣光

指导老师

熊焰

文字

陈臆安、邓雪晴、陈锦仪

编辑

胡文菲、耿懿琪

图片

受访者本人提供

原标题:《他们从“三尺讲台”驰援“抗疫一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们从三尺讲台驰援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