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尹文见坚守大山深处三十二年的代课老师掌
TUhjnbcbe - 2024/10/4 17:09:00

在去往谭家田教学点的路上,汽车沿着山路缓缓前行,整团整团的雾气游荡在山间,绿意盎然,车窗外的每一帧风景都美丽如画。谭家田村是一个坐落在大山里的偏远村庄,村里的成年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老人和小孩还留守在这里。

谭家田教学点是怀化市鹤城区凉亭坳中心完小所属较为偏远的一个教学点,距离城区将近40公里,尹文见在这里代课32年。曾经,教学点的学生一度超过40余人,有两名老师,如今只剩下他和两名学生。尹文见说,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他也会一直教下去,不想离开这三尺讲台。

一个老师两个娃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谭家田教学点,透过校门往里看,院子不大,一层三间房的“小洋房”,从里面传来阵阵读书声,“衣服、衣服、yiyiyi”学生尹梓艺和尹汉秦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昨天学的拼音。20多平米的教室内,显得空荡荡的,摆放着两张课桌和一个木制讲台,讲台上堆放着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教科书和作业本。“虽然只有两名学生,但是课程还是不能落下,学前班该学的内容全都由我一人负责。”尹梓艺今年5岁,父母离异,爸爸外出打工了,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4岁的尹汉秦虎头虎脑,父母同样在外务工,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年纪小,上下学不方便,尹文见每天早晚都要拄着拐杖来回三公里接送他。“两个娃都很可爱、很聪明,读书也很努力。”

尹文见介绍说,谭家田教学点以前是所村小,村里的孩子都是在这里启蒙。后来,谭家田村小变成了教学点,三年级以下的孩子都在这里上课,三年级的孩子则需要到凉亭坳中心完小走读。“我们的孩子虽然人数少,但是送出去的孩子都很刻苦,统考成绩也非常不错。”尹文见骄傲的说。近年来由于村民大量外出,孩子们都随父母到城里读书去了,导致教学点的生源逐年减少,教师也或走或调离,只留下了尹文见一人在苦苦支撑。“学校以前最多时有43个学生,现在就只有2个学生了,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家庭不富裕,如果没有教学点,他们就要去十多公里外的中心完小上课,太不方便了。”

32年的坚守

尹文见今年53岁,个头不高,头发已经斑白,一道道皱纹刻画出了岁月的痕迹,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右脚落下残疾。年从怀化市第三中学毕业后,因高考落榜尹文见回到了谭家田村。高考失利对他的打击很大,因为残疾不能务农,接下来该如何生活,他感到很迷茫。“后来听说村小要招老师,我很高兴,就报名参加了。”尹文见通过考试成为了谭家田村小的一名代课老师,那一年他才21岁。代课老师虽然收入微薄,教学环境差,但是每天能和学生们在一起,他就感到很欣慰,在他看来,能站上讲台教书,是他最大的成就。

长期在教学点教书,很多时候是苦中作乐。年左右,政策发生了变化,代课老师的工资不稳定,生活成了难题。“那个时候没有收入,吃饭成了问题。”尹文见回忆说,他和妻子商量,没想到妻子却支持他继续教书,妻子说“我可以做农活维持家庭生计,你继续当老师,教孩子。”尹文见深知“庄稼一误误一季,孩子一误误一生”的道理,他如果走了,孩子们的教育便成了问题。“他们信任我,把孩子交到我手上,我就有责任去教育好。”尹文见咬着牙继续坚持教学工作,村里乡亲在了解到尹文见的难处后,大家对他帮一下、扶一把,这让尹文见很是感动。

尹文见不愿离开谭家田,他说,教学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已经熟悉了。从三间木房到现在明亮的教室,从水泥黑板到多媒体教学,教学环境越来越好,尹文见的白发和皱纹也越来越多,“只要有学生读书,我就得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尹文见坚守在深山32年,默默耕耘,默默奉献,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这里走出大山。

记者手记:尹文见像胡杨树一样扎根贫困地方,他像一个百折不挠的勇士,坚韧而顽强,孤独而高傲,用自己的倔强和血性,守护着自己的尊严和使命。从低年级到毕业班,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美术,缺什么学科就教什么学科,他从未抱怨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32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舍小家顾大家,奉献着青春热血,虽然工资低微,但也收获着幸福快乐,他用责任与爱心撑起山区留守儿童的一片蓝天。(记者张卓)

1
查看完整版本: 尹文见坚守大山深处三十二年的代课老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