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胡可璐)保健食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类,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日益受到消费者重视。近日,新华网发起“规范保健、诚心为民”保健食品正能量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在受调查人群中,超九成有食用保健食品的经历。同时,七成多人认为保健食品行业在规范化方面有较大提升。超过半数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行业应加强科普教育,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产品宣传要更加真实可信。
公众对保健食品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目前,我国将保健食品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一起纳入到特殊食品范围内进行监管。
此次调查显示,超六成人每天食用保健食品,近两成人使用但没有固定频率。多数消费者认为,使用保健食品的目的是日常保健、膳食补充、改善身体机能、延缓衰老、提升免疫力等。
从购买渠道看,84%的人选择线下实体店,有53%的人选择线上店铺,9%的人选择网络带货。而对于购买保健食品有哪些顾虑,受调查群体认为依次是产品是否安全、功效是否可见、成分是否真实、价格是否合理、品牌是否可信、厂家是否规范、渠道是否正规、售后是否靠谱以及商家或经销商是否存在欺骗和诱导。
从调查数据看,老年人目前仍是保健食品消费主力人群,占61.5%;其次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同时,被调查者认为,保健食品行业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有待提升,其次是加强保健食品科普和教育。而产品虚假宣传、营销模式不规范、产品定价高、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受到消费者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