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端午小长假期间,宝石钢管彭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里仍是一派忙碌景象。“公司技能大赛举办在即,这是发现人才、历练人才、促进能力提升的大事情,我们还得把准备工作再做得更细致些。”宝石钢管技师(班组长)协会主任彭建军告诉记者。
宝石钢管技师(班组长)协会自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以人才强企工程为统领,聚焦公司党委“”发展思路,秉承“向实处干、朝前列走”的务实作风,积极落实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程。
重培养搭平台
育好人才强企“孵化器”
“协会成立以来,各分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开展生产难题解析会、绝招绝技交流会、创新成果研讨会、班组长管理经验分享会等培训交流活动场,参与人数达人次。”彭建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两年多时间、开展近场培训交流、吸引余人次参与。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隐藏着技师协会的何种“魅力”呢?
“踏踏实实为技能人员服务,实实在在教给他们知识,真真正正提升大家的业务能力。这么贴心的协会,这么给力的平台,大伙儿能不喜欢吗?”彭建军给出了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打破了以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和企业技能专家为主导的授课团队,把更多、更有才华的年轻技术人员推向讲台,激励他们实现由“工”到“匠”的转变。
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协会还创新采用专家大讲堂、微讲堂、抖音直播传技等丰富多彩、别具匠心的培训形式。
今年以来,随着74名技能人员成功晋级和公司新成员天津专用管人才队伍的加入,协会已由成立初期的人壮大到目前的人。作为协会领头羊,彭建军也获得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集团公司技术能手、“三秦工匠”等多项荣誉。
重实践解难题
当好服务一线“智囊团”
“协会始终秉承服务企业、服务一线、服务人才的‘三服务’理念,聚焦一线需求,发挥团队作用,确保协会工作与公司党委要求同频共振。”宝石钢管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军表示。
两年多来,协会成员牢记“用技术保障生产、用技能服务一线”的责任使命,积极发挥技能特长和聪明智慧,主动承接生产一线“急难险重”任务,勇做服务一线的“智囊团”。
解困排难,助力生产。在“引汉济渭”超大口径社会民生项目用管、国家重大管线项目18米超长钢管等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钢管的几何尺寸、直度参数、管径稳定性以及生产质量波动等难题,一度成为挡在保供任务面前的“拦路虎”。
“作为公司精心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迅速解决生产一线的难题,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焊管分会主任曹文军说。
每次一线紧急求助,协会成员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岗位人员一道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协会成员尤其善于灵活应用C-TRIZ创新理论,科学制订方案,逐项突破瓶颈,兑现了以技术助力生产、以技能服务一线的承诺。
巡诊把脉,融入一线。针对各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协会总会精挑细选出技艺精湛、专长突出、经验丰富的人员,把课堂搬到现场,以“排查有序、诊断有据”为原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化解问题。
近年来,协会骨干先后深入连续油管公司、克拉玛依公司等二级单位进行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累计解决一线难题66项,提出建议方案19条,编写处理方法75条,并形成1.8万余字的《巡诊服务报告》。
“既要给技能人才铺路子,也要给他们压担子,更要推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华小刚说。
重历练勇创新
搭好技能人才“成长梯”
协会在技能历练和技艺传承方面,以岗位为原点,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工具,以创效为目标,持续做实技能人才的接续工作。此外,不断强化“名师带高徒”活动,推动协会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通过历练,我们不断提升成员善于发现的眼力,培养他们形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尤其是敢于探索和创新的行动力。”彭建军说。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协会的主阵地。“我们以标杆示范班组、十优班组长等为重点,抓住其典型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目的就是增强班组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创新创效能力。”班组长分会主任齐永刚说。
据悉,协会在运行中还融入阿米巴经营理念、C-TRIZ创新理论,高效促进了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成员个人技术水平的提升。
近几年,协会依托两级创新工作室,组织精兵强将,先后在各类技能创新大赛中取得不俗成绩。特别是在集团公司两届一线生产创新大赛中取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和优秀团队奖,两次冲进总决赛。截至目前,协会获国家级荣誉1项、省市级荣誉18项、企业级荣誉93项。协会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7项、公司级奖励30项。
在公司和协会全力支持下,协会成员出版书籍3本,撰写技术论文17篇,申报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8项。此外,为“双师带徒”课件录制余课时,20余人受邀参加集团公司8个工种和18个专业方向的《工种目录》修订……
这一份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既闪耀着协会全体成员的智慧和汗水,更鼓舞激励着他们开拓奋进,再攀高峰。
来源丨中国石油报
记者丨杨宏智
编辑丨冯军
责编丨金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