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6159813.html潮新闻记者姜晓蓉纪驭亚开学第一天,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学校同学们“变身”科学家拍友冯炜涛怀着憧憬与希望,浙江中小学按下“启动键”,正式开启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是每个新学期师生辞旧迎新的“必修课”。这堂课的主角,可以是老师校长,可以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也可以是同学们自己。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为回归校园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大门。从今年各个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中,我们看到了三个“关键词”:法治、科学、健康。那么,每个关键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关键词1:法治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年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的重点内容。新学期第一天,法治科普领域的网络大咖、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罗翔现身杭州中学,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从大学课堂到中学讲台,罗翔的风趣含量不减。通过《理想国》中隐身戒指的故事,他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当你拥有一个隐身的戒指,你会拿它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听到不少同学脱口而出“坏事”时,台上台下都笑了,“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很多网民在网络发言时那么肆无忌惮,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戴上了隐身的戒指,从而成为‘键盘侠’。”罗翔说,此时写小作文等道德谴责可能苍白无力,而通过法律来维护底线道德,才有可能激活高标准的道德。这也是法治的要义之一。如此精彩的片段,在近2小时的讲座中俯首可拾。带着“法外狂徒张三”,罗翔深入浅出分析了一个个经典的案例。“这些枯燥的法律问题,被罗老师讲出来就特别有意思”“其实我很早就在网上了解过罗老师对法治的各种见解,但在现场听到他的讲座依然有很多新收获。特别是罗老师开篇说的‘承认自己的愚蠢’点醒了我”……离开报告厅时,几位初中生还有些意犹未尽,边走边讨论。正如罗翔讲座的主题“培育我们的法治信念”。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显得尤为关键。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法治观念如何形成,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更准确来说,法治信念不仅是关于如何遵循法律,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要遵循法律,为正值身心发展关键期的他们提供明确的行为框架。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如何破题,还需要学校有更多的探索。但一次精彩的法治讲座,或许就会打开一线缝隙:让法治的光芒被更多青少年注视到。或许是这堂开学第一课的最大的意义。关键词2:科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非常宝贵。上学期末,浙江14部门发布《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让中小学科学教育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