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回到阔别86天的校园,崇明这位教师记录下
TUhjnbcbe - 2025/2/7 10:58:00
                            

疫情之下,

复学不松防控弦,

崇明一位教师用文字和照片,

记录下复课复学第一天校园里的情景,

一起去看看。

因为疫情,一切艰难;因为学业,高二高三复学;因为健康,防控与教学齐头并进,紧张忙碌。

6月6日之前,学校复学复课工作人员都经历着不一般的心理煎熬和体力储备。我在《不晓得》《扶着你,慢慢地走回家》中记录我从市区返回郊区八大队准备复课复学的艰辛历程。每个教工自己的防护以及学生的防护,都压实在每个工作人员的肩头和心里,一切不可大意。因为,疫情并未远去。

复课复学,并不是“简单地戴着N95口罩教与学”。而是需要教学常规的坚定落实以及返校复课复学的有效性,更有疫情防控措施的严密以及零感染风险的万般保障。复课复学工作要求及精神、岗位职责、人员安排、防控措施、疫情排摸等严实无缝。演练与细究,要预防病毒入侵,更磨练意志,更体现责任与担当。因为,学生的事,就是千家万户的事。

6月6日6点钟,芒种,我到天台上拍了一张田园的静谧,同时开启奔忙的一天。6点半,骑上电瓶车到达学校门口,经全副武装的保安兄弟测温和验证24小时核酸码后进校门。将电瓶车停进地下车库后,我迫不及待地奔向办公室取出相机奔赴学校的北门与东门,抓拍师生员工们返校那一刻的瞬间,那一刻的真实。

我不是摄影家,也不是摄影爱好者,我只是喜欢记录,用照相机去记录。一是工作需要记录,二是生活需要记录。没有太多的构图讲究与色彩搭配与光影匹配,我只是按下快门,按下一瞬间的真实,甚至是一时的变幻:86天的封闭后走进温馨的校园寻找那集体酝酿的书香。

6点45分,值班老师与安保大叔挥舞规范又热情的手势,欢迎每一位返校的师生员工。学生们背着不算轻不算重的书包,戴着N95口罩,手里或拿着手机或拿着身份证,站在两米标志线处,排队进校门。在保健老师和值守老师的引导下,经过测温仪与数字哨兵监测后,安然有序走进校园。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想孩子们会呼吸一下满园葱绿清新的空气。但是,因为疫情,他们只能望一望红灿灿的层层叠叠的石榴花,还有大屏幕上红艳艳的大字:校园芳菲至,静待学子归,更看到大操场上空迎风招展的鲜红鲜红的国旗。

孩子们井然有序地走进熟悉的教室前,班爸班妈早已等候在讲台边。戴着口罩,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不是隔着屏幕的,也不是遥远的,更不是时断时续的眼神与声音,而是真切的眼眸,亲切的唇音、熟识的身影。将书包取下放在课桌上,坐在位置上,孩子们闻到了分离86天的温馨味道,也闻到了消毒液的味道。因为疫情封控已久,他们已经默认了这来之不易的五味杂陈的味道。

升国旗、校会、班会等复学第一天活动在各个教室里有序进行。作为班叔的我戴着N95口罩端着相机在各个教室窗口聚焦那一瞬间,捕捉孩子们期待已久的眼神,定格青春洋溢的身影。

走在高三教学楼的过道与楼梯间,我踩到了我86天前曾留下的无数个足迹。雄壮的国歌、鲜艳的红旗、励志的感言、激励的话语,高三孩子们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立誓一边防控疫情一边投身学习。齐整的校服、笔挺的站姿、坚毅的眼神,高三孩子们奋力向延迟的高考发起冲锋。哪怕疫情裹挟,也要发奋起舞,实现自己的升学梦想。

走进高二年级楼道,我与86天前穿梭无数次的自己的身影擦肩而过。

“A+欢迎你”!站在高二(1)班教室后门口,小裴老师正与同学们聆听学生发言,我按下了快门。字迹有些不醒目,我走到讲台上拿起一截紫红粉笔将所有字迹描红。回到后门口,我再次按下快门,记录下高二孩子们向等级考冲刺的劲头以及师生们向小高考冲锋的精气神。

“3班欢迎你归来”,我走近高二(3)班的大窗口,看见了绿板上的欢迎标语,也看见大屏幕上鲜艳的飘扬的五星红旗,更看见了老搭档老丁戴着N95口罩坚定地站在大屏幕边,眼睛注视着孩子们。同时听见了广播里传出李校长激情满怀关爱满心的声音,我知道这是复学第一课中的校长讲话环节。来不及定焦,我按下快门。记录下孩子们身着校服,戴着N95口罩在校长鼓励下全身心投入复学的气质以及归来的喜悦。

这一时刻的聚焦,这一瞬间的定格,这一下的快门,被上海发布6月6日22:18发布在《多图直击上海高二、高三年级返校复学》新闻推送里,同时被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发布在《终于等到你!多图直击上海高二、高三年级返校复学》推送里。全校师生员工们分享了这一喜悦。

每一个高三孩子都不能落下。三个高三孩子因接种疫苗需要在家观察,不能及时到校复课。课程管理处安排我拍摄复学第一天的课程,便于学生及时收看到返校课堂学科教学实录,也便于学生第二天返校可回看课程实录。根据课表,我拍摄了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班主任与各学科老师都及时与居家观察的孩子积极沟通交流、个别化在线辅导。

中午时分,每一位复课复学工作人员都收到了区政协慰问送的向日葵鲜花。同事们都在朋友圈里分享复学后的温暖关怀。老丁特赋诗一首《复学》:葵花送福,佳木葱茏。处处惹人好心情。笑里轻语返校园,难诉尽万千念想。馨书读破,伏案借光。只怨韶华太匆匆。踏平坎坷成大道,少年拏云何人抗?而我的分享是:蓝天白云,花香满园。在办公楼走廊上来一个手捧鲜花自拍,感恩所有。

我拍摄食堂工作人员、送餐志愿者、宿管人员、清洁人员、安保人员等在岗位上劳动的工作场景。下午参加核酸采样时,拍摄了采样与扫码大白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的工作照,记录他们辛苦付出的常态。

疫情并未远去,防控依然重要,高二高三孩子们的学业也重要。返校复课复学的师生员工们都按照疫情防控措施坚守在自己的学习、工作与守护位置上,为成功复课复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科学防疫,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是校园里最美的一幕幕。

累,并快乐着,毕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回到了教与学的舞台;繁琐,并坚守着,毕竟防控疫情是眼下的大事,呵护师生健康是最重要的事;疲惫,并期待着,毕竟等级考、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孩子们离升学的日子越来越近。

傍晚5点钟,我骑着电瓶车离开学校回到八大队的家时,夕阳正在西下,千亩稻田里有插秧机正在插秧。我拍下那一刻,并在朋友圈分享:夕阳西下,余晖无暇,高二高三冲刺,一个不落。忙碌一天,返校第一天,累得不要不要;紧张一天,复课复学第一天,播种下无限期望。

作者:谭川华;摄影:谭川华

原标题:《回到阔别86天的校园,崇明这位教师记录下了难忘的一幕幕》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到阔别86天的校园,崇明这位教师记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