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上班,我看见办公桌上多了一束鲜花,花下面压着一张纸:“张老师,谢谢您对我特别的宽容和关爱!我选了一束花送给您,不成敬意,祝您节日快乐!学生:王世川。”他是五班的学生。我刚接他们班思品课时,看见他就坐在后排的一个位子上。据说他是班上的“调皮分子”。那天上课,我刚刚组织课堂,让学生起立,说:“同学们好!”学生零零落落地回应说:“老师好!”我心里有些不爽。这时,后排的王世川将他旁边同学金良辰的坐凳偷偷拿走了,金良辰坐了个空,一下倒在了地上。
王世川哈哈大笑起来。幸好当时较乱,注意的人不很多。我盯了王世川几眼,眼中递过去气愤和警告。我突然大喊:“大家怎么一点精神都没有?重新起立!”这次学生的口号“老师好”洪亮高亢,我很满意。下课后,我叫王世川到办公室,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仰着脑袋,望着别处不回我。我说:“你叫金良辰来,你向他道歉,要是你承认下不为例就算了。”金良辰来了,王世川嬉皮笑脸向他道了个歉。
他看见我生气,就勉强说下次不搞了。我给他讲: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有时自己不慎,一个恶作剧,可能给自己和对方造成伤害,甚至终身痛苦。他“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我。后来几节课,他经常说话,有时故意用书拍桌子。我冷冷地看他几眼,他就略收敛;但一会他又“旧病复发”,响声又起来了。我在班上甚至点了他的名,叫他注意纪律。没想事与愿违,每每正讲得起劲,我就看见他举手要上厕所,你不理他,他就用手肘碰磕桌子,或者大声哈气,或者突然大咳一声,他只不让你抓住他的把柄。我也感到这学生对我一定很有成见,所以他就故意要弄出这些症状来。
每当这些事情发生后,我就叫他来办公室,先批评一顿,然后又鼓励一通。一天上课,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道演讲题——《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并要求选出五个同学到讲台上对全班演讲。我说愿意来的举手。班上有几个同学举了手,我就选定了这几个人。下课后,我看见王世川在走道里,我把电脑给他,微笑着说:“今天课代表出去了,你帮我送一下电脑。”他没有拒绝,从我手里接了过去。我和他走在了一起。我说:“你的口才应该不错,我以为你会举手演讲的,可惜你没有!”他犹豫了一下,说:“我不喜欢演讲,也没准备!”我说:“可惜啊,要是有机会,你下次来吧!”
他高兴地答应了。在后来的课中,我感觉到他坐得端正了些,有时还能举手回答问题。上周第三节,我一个人正在办公室备课,突然看见几个男同学把他扶进办公室。一个学生问,“老师,班主任在这里没有?”我说:“他走了!”他又说:“王世川生病了,要吃药,老师有没有一次性的杯子,我给他倒口水喝。”我看见王世川坐在椅子上,不时用手擦眼睛,看样子可能是感冒了。我说:“这里都没有一次性的杯子,这是我的茶杯,给他接点水喝吧!”那个学生慌忙拿了杯子接了水,递给了王世川。但他没有喝,学生又把杯子还给我了。看看王世川的样子,估计是在顾忌一些什么,最大可能是怕自己因生病给我把杯子用脏了。我忽然想起,上面保卫室有瓶装矿泉水。
我到楼上拿了一瓶,他接过水,吃了药,坐了一会儿,和同学一起回到了教室。在后来的课中,他精神焕发,认真听讲,招惹别人影响纪律的事情再没有发生。各科老师都认为他正在发生变化了。这些事过去了,我也很少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一切他都记在了心里,在教师节还特别买了一束花送给我。我是教思品的,没少给学生灌输一些大道理。我想,有时不经意的一点帮助和真诚交流就能给困窘中的学生带来转机;那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要是能对学生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