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医各家都把“中和”作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儒、释、道三家的真理之光,集中到一个焦点,就是一个“中”字,“三教归一在守中”。
儒家的“中和”思想
《书经》中,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段话,被儒家视为十六字真传。意思是说,人心(指私心妄念)是很危险的,而道心(指自然规律)则是十分微妙的。要“惟精惟一”地去研究它,才能“允执厥中”,即恰到好处地掌握住它的适中的程度。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提出了“中和”的概念。据朱熹集注《中庸章句》:“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其至矣乎!”“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子思作了发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科学地表述了中庸、中和的实质和要害,对于当代人的养生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佛家讲“中道”、“中观”
《阿含经》讲:“脱离二极即中道也。”佛学讲“一心三观”:假观、空观和中观。就是说,人们的心――思维器官,对于客观事物有三种观察方法:对一切事物的观察,既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陷入“执象”――即假观;又不否定正在变化着的客观存在,陷入“着空”――即空观;而是从事物本质和现象的结合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去看问题,即中观。佛家到了中观的境界,便有了“大智慧”,“得大自然”,才算修成了正果。以此说法,则法力无边,以此养生,则健康长寿。
道家讲“守中之秘”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穷者,尽也。意思是,把话都说尽,把筹算都用尽,也不如守着一个“中”字。他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庄子。在宥》)“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道家内丹功中派创始人李道纯在《中和集》中指出:“夫玄关一窍者,至玄至要之机关也,非印堂,非脑门,非肚脐,非两肾,非肾前脐后,非两肾中间,上至顶门,下到脚根,四大一身才着一处,便不是也。亦不可离了些身向外求之。所以,圣人只以一个中字示之,只此中字便是也。”李道纯较早认识到,“中”字是儒、释、道三家的共同点。
清代道教大师刘一明,在《指南针》自序中说:“性命之学,中正之道也。在儒谓之中庸,在释谓之一乘,在道谓之金丹,乃贯通三教之理也。知之者,在儒可以成圣,在释可以成佛,在道可以成仙。
医家的中和、中庸之道
古人说过:“医、道同源”,“儒、医同源”。作为中医理论基础的《*帝内经》把中庸、中和之道具体运用到养生和治病,总结出一系列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它写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帝内经》“三个和谐”的理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从“上古之人”的养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两大理论,为我国传统养生学奠定了基础。
其一是,总结出“三个和谐”的理论。《内经》中有,“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善于养生的人,必须“顺四时”以作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喜怒”以作到人与社会的和谐,“节阴阳”(人的神属阴,主内;形属阳,主外)以作到人身内外的和谐,才能“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即使按现代科学来衡量,能做到这“三个和谐”,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其二是,总结出“寿高百岁,无疾而终”的理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这是一个“百岁养生的纲领”。它有明确的目标:“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有具体的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其中,法于阴阳的“法”字,和于术数的“和”字,食饮有节的“节”字,起居有常的“常”字,以及不妄作劳的“不妄”二字。
综上所述,儒、释、道、医的养生理论都体现了“中和”是养生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