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时令已过大雪,这意味着我们已经真正进入严冬,懂得养生的朋友一定听说过这句话:“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冬季是养生的绝佳时期,但进补也需遵循规律,讲究正确的方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进补不但无效,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你知道冬季养生有哪些误区吗?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番,以此为鉴,以免走入误区。
进补食材并非越贵越好
冬季进补应以温补滋阴的食材为主,具体来说,牛羊肉、韭菜、核桃、龙眼干、枸杞、山药等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滋补之物,在进补方面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或许也正是因为没有标准的原因,很多不知如何选择的人,会以价格作判断滋补无价值高低的尺度,进而盲目选择价格高昂的食材作为进补之物。
冬虫夏草、人参、鹿茸、燕窝等昂贵中药或食材被赋予了更高的进补价值,其实未必对每个人都适用,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并非是进补性价比最高的选择,盲目进补不但无法起到预想的滋补效果,反而还会消耗大量财力。对于进补而言,选择对的永远比选择贵的更合理,寻常之物用的对,一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自制药酒要谨慎
冬季天寒,每日饮上几杯小酒可以驱寒暖身,药酒更成为了养生人士的首选,暖身的同时还能起到养生的作用。市面上药酒的品类极其繁杂,很多人不知如何进行选择,因此选择自制药酒,认为自己做的都是真材实料,效果自然更出色,于是用白酒泡上各类滋补之物,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荐,因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因为泡酒是一个技术活,如果药材的种类、白酒的类型、泡发的时间未能掌握好,反而会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了保险起见,普通人尽量避免自制药剂。
以形补形不可信
中医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有大量至今科学无法解释,却能起到极佳治疗效果的药方,这是祖先数千年来经验积累而成的精华。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医理论都是精华,如“以形补形”观念认为,食用外形与人体部位相似的食物,就能对人体的这一部位起到滋补的效果,如食用核桃补脑,食用动物腰子补肾等等,这些都毫无科学依据。
其次,不可过于迷信食补的功效,食补最佳的用途是养生,如果身体不适食补是能用以调理,起到辅助作用,药物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不可本末倒置,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治未病”是中医最佳价值的理论之一,只有在疾病未来之际就开始进行调理,才能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让身体免于疾病侵袭,各类养生保健也是基于这一理论而展开的。养生固好,但找到合适的方式更为重要,上述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