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育设施
第一节校舍的建设与管理
一、校舍建设的主要规定和标准
校舍按其用途通常可以分为教学用房、行*用房、生活用房三个部分。国家对三部分用房及每一部分用房的内容、建设的标准均有一定的定额要求。根据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国*府制定了一些用以指导中小学建筑设计的规范和准则。年,国家建设部、计委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此外,一些地方行*部门和专家根据不同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这些标准有效指导和规范中小学教学建筑的实际建设,对保证校舍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发挥积极了用。根据国家制空的有关标准及现有的一些资料,从卫生学、心理学生理学、建筑学、美学等多种用度出发,下面对校舍设的标准和规定做一简述。
(一)中小学校的建筑标准
(1)建筑层数。小学的普通教室不宜超过四层:中学的普通教室不宜超过五层。
(2)层高。小学不宜低于毫米;中学不宜低于毫米。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进深若大于毫米,层高不宜低干毫米。行*办公用房的层高不宜低于毫米。阶梯教室,最后一排的地面到棚顶的净高不应低于毫米。
(3)耐火等级。楼房不低于二级,平房不低于三级。
(4)建筑结构。采用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其中,教学用房宜采用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校舍不得采用空斗砖墙、空心砖墙和生土墙体作为承重结构。
(5)屋面。应根据各地雨雪量等气象条件和建材供应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面或坡屋面。上述屋面均应有可靠的防水、隔热、保温措施。上人屋面,应设置安全防护栏,其净高不应低于毫米。
(6)楼地面。普通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门厅、走道、楼梯,均宜采用防尘易清洁、耐磨的楼地面。化学实验室宜采用耐酸碱腐蚀的楼地面。音乐教室、多功能教室、体育活动室等宜采用软性(如木地板等)楼地面。计算机教室等需要埋设管线的部位,楼地面的做法要有利于管线维修。计算机教室地面还宜采用能导出静电的材料。厕所等用房宜做防滑易清洁的楼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
(7)门厅和走廊的楼地面不宜设台阶。走廊楼地面、走廊与房间楼地面略有高差时,应采用防滑坡道,高差较大必须设置台阶时,踏步不得小于三级。
(8)外廊和楼梯。外廊栏杆净高度不应低于毫米。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高于
cm毫米。室内楼梯栏板或栏杆的净高度不应低于毫米;室外楼梯栏板或栏杆的净高度不应低于毫米。
(9)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门窗开启后不得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教学用房的门窗要有利于采光通风。普通教室、各种专用教室和部分公教学用房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
教室安全出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毫米,多功能教室、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毫米。门扇上宜设观察窗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均不宜设置门槛。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位于楼梯平台外的采光窗,窗下墙高度低于毫米的应设安全护栏。
(10)建筑内装修。墙面、顶棚一般宜做普通装修,门厅可做中级装修。
计算机、视听等专用教室可根据需要及经济条件做普通或中级装修。所有内墙的阳角和均宜做成圆角。走廊、门厅、楼梯间均宜做高度不低于毫米;饮水间、浴室、厕所宜做高度不低于0毫米,便于冲洗的墙裙。
(11)建筑外装修。应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校园景观的整体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装修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其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
(二)教学用房
1.普通教室
(1)教室的大小、数量。普通教室的大小,应根据容纳的学生人数决定。目前国家、省(市)规定的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小学每班按45人,中学每班50人设计教室。小学普通教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1平方米;中学普通教室的面积不小于67平方米。教室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为3:2或4:3,教室的高度一般为毫米~毫米。
教室的大小还应考虑学生视觉、听觉的要求,根据容纳的课桌椅及一定的活动面积进行安排。为了保证学生的视力、听力符合卫生要求,教室不宜过长。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毫米。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毫米,中学不宜大于毫米。为了使前排两侧的同学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前排两侧学生的视线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前排学生到黑板顶部的视线与黑板的夹角应大于45°.为了能使学生出入方便和就座不拥挤,前后排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小学不宜小于毫米,中学不宜小于毫米;纵向走道宽度即行间距,应不小于毫米;课桌端部与侧墙面净距离应不小于毫米;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毫米的横向走道。
一般来说,普通教室每班一个。某些地区推行小班化教育时,可以一个班配备两个普通教室或两个班配备三个普通教室。
教室噪声控制。
1、教至内噪声应一般控制在40分见以下,环境噪声对教学用房的干扰应控制在50分贝以下。以日本为例,日本学校环境卫生标准规定,日本中小学教室关闭窗户时的噪声标准为50分贝以下,开窗时为55分贝以下,最高不能超过65分贝。
2、为了有效地控制噪声,在中小学教室的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中小学在选择校址时一定要远离闹市、机场、车站、码头、厂矿和交通干线等噪声源,尽量减少外部噪声的手扰;在设计建造中小学建筑时,应在四壁及屋顶加填一些隔音材料,也可以在室内安装一定的吸音材料,防止声音传递造成的噪声污染;应将教学楼与运动场地、音乐教室、餐厅、体育馆、实习车间、锅炉房等容易发出噪声的设施分离开来,也可以在两者间设置绿化带。
教室的然采光与人工照明。
室内各种设施表面的反射系数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顶棚为70%~80%,前墙为50%~60%,地面为20%~30%,侧墙、后墙为70%~80%,课桌面为35%~50%,黑板为15%~20%.
采光系数最低值(%)为1:5,玻地比(玻璃窗有效透光面积与室内使用面积之比)为1:6;教室采光窗台高不超过学生就座时的眼水平高度,以0.8~0.9米为宜,标准采光窗,窗宽为1.8米。窗高为1.2米,窗间距为1米;窗口附近不应设有阻挡物,一般教学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米,占地面积小的学校,建筑物间距不应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3倍。
城市学校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使教室照度达到勒克司,大部分农村地区学校应达到勒克司,教室照度最低不应低于40勒克司,教室人工照明均匀系数不应小于0.5,即1:2(人工照明均匀系数等于最低照度与最高照度之比)。
在50平方米的教室中至少应安装6个瓦的灯泡,并配有白色灯罩。按直角配置法将灯分为2行,每行3盏,灯间距约为3米,灯距墙面约为1.5米,灯距桌面为1.7~2米,灯距地面为2.4~2.8米。荧光灯的配置方法与白炽灯大约相同。一般每间教室安装荧光灯8支,每支40瓦灭光灯的安排最好与黑板垂直连接,以减少眩光。
教室的通风换气。
教室的通风有两种,即自然通风与人工通风。
(5)教室温度控制。一般认为,教室的适宜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40%~60%,最好为50%.
2.实验室
实验用房,一般包括实验室、准备室和实验仪器储藏室。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中学应设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等;小学应设自然教室,其中物理、化学实验室可以分为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和演示实验室三种类型,生物实验室可以分为显微镜实验室、生物解剖实验室及演示实验室三种类型。
重点中学和规模较大城市的一般中学至少应设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两个,生物实验室
一个;一般中学至少应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农村中学可根据实际情,两个以上学校共建实验中心或各校自建实验室,至少应暂时设一个综合实验室。
小学自然教室面积应为68~85平方米,准备室15~35平方米,仪器室23~40平方米。中学实验室面积应为90~96平方米,准备室36平方米,仪器室60平方米。
3.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由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书库及其辅助用房组成。图书馆面积的大小一般应根据学校的规模而定。
图书阅览室的使用面积按座位计算,教师阅览室每座不小于2.1平方米,学生阅览室每
座不小于1.5平方米。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2.
图书阅览室设计的一般要求与普通教室大致相同,都要注意阳光充足,良好通风,适宜温度,光照分布均匀等。书库的设计要有利于书籍保护,如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纸张容易老化。另外,还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书库在底层时,地面应进行防潮处理,窗上可安装绿色、橙*色玻璃或加百叶窗格片、窗帘等减少阳光直射给书籍造成的损害。
4.专用教室
各校应根据经济实力和具体的教学情况,设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语音教室、天文教室、计算机教室、书法教室、舞蹈教室等部分或全部专用教室。
(三)行*用房
主要包括**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社团办公室、保健校医室以及传达室、值班室等。
**办公室包括校长办公室、*支部办公室、教务办公室、总务办公室、档案室、文印室、会议室、广播室和总务仓库等。
教学办公室是数量最多,对教学工作影响最大的行*用房。它是供教师备课、批改作业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专门场所。教学办公室又可以分为教师办公室、体育办公室和职业技术教育办公室等。一般教师人均占有面积应不小于4平方米。
社团办公室包括工会、团委和学生会办公室。
(四)生活用房
生活用房一般包括宿舍、食堂、仓库、浴室、饮水处、自行车棚和厕所等。
1.厕所
一般中学男厕每40~50人使用一个大便池,两个小便池(或1米长小便池);女厕每20~25人使用一个大便池;小学男厕每40人使用一个大便池,两个小便池(或0.9米长小便池);女厕每20人使用一个大便池。
2.宿舍
学校单身教职工按职工人数的30%安排,教师每人居住面积为6平方米。
有住读生的学校,应建造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宜由居室、盥洗室、厕所、储藏室及清洁用具室组成。
二、校舍建设的基本程序
(一)校舍建设应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在校舍的建设中应主要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1)中小学新建、扩建、改建校舍应由学校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送基建计划,经批准后列入年度基建计划并下达下级相关单位。村镇自筹资金新建中小学校舍,要向县建设主管部门申报。经审查批准后,才能兴建。
(2)设计质量是校舍质量的关键。
(3)工程的施工必须委托县以上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发给营业执照的单位承包。
(4)新建、扩建校舍必须委托当地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
(5)建筑材料的质量密切关系到校舍建筑的质量。
(6)对采用传统结构的简易校舍,必须请有经验的工匠进行筹划并绘制电工草图,注明开间、进深、木柱以及大梁的横断尺面、选材要求等。
(7)新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部门的许可。
(8)兴建校舍,其建筑设计应遵循一般教学建筑设计的要求外,还必须严格遵循年制定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标准》,或者某些省、市制定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二)科学地选择校址
(1)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畅通、地势较高的地段。要便于取水排水,农村学校要优先选择地质良好而且有充足饮用水源的地点。
(2)学校应远离繁华喧闹的街道闹市,特别要避开车辆来往频繁的交通干线。学校与火车站、码头、市内交通干线、铁路线、菜市场、闹市区至少应保持米以上的距离,与机动车流量超过平均每小时辆的道路两侧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小于80米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
(3)学校应选择在无污染的清洁地段,应远离殡仪馆、墓地、医院等,以避免不良刺激、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学校不能设在架空高压线的影响范围内,校内更不能有高压架空线穿过,以保证学生安全。
(5)学校应远离山口、河道及沼泽地带,以免山洪和暴风雨的袭击及蚊虫的叮咬。
(6)学校的服务半径要适中,交通条件便利,争取使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学生20分钟
(小学生)至30分钟(中学生)内能顺利到达学校。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三)合理地规划校园
校园规划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建造一个完整的室内外活动空间。
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要力求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
三、校舍的使用及维修管理
(一)建立校舍档案,实行分级管理
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校舍也应实行分级管理。乡、村集资兴建的校舍产权归乡、村所有。国家投资兴建的校舍,产权归国家,使用权归地方。校舍按隶属关系由各级教育行*部门管理。要搞校舍的分级管理,各县市、区必须建立好中小学《校舍档案》。
(二)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和维修制度
首先,中小学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校舍的管理和维修工作。为了提高校舍管理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建议以具为单位开设短期培训班,讲授管理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并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其次,各级教育行*部门和各校应制定大量规章制度,如校舍管理责任度,值班护校制度,环境卫生、安全防火以及失盗赔偿制度等。还应强调,校长必须对学的校舍安全负完全责任,责成其经常做好校舍的维修养护工作,以确保师生的安全。最后,定期检查和维修。
(三)消灭危房
(四)合理使用校舍
第二节学校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一、学校设备的分类与配置要求
一般认为,学校设备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用于课程实施与教学的教学设备和用于行*管理、学校生活所需用的总务设备,前者包括教室设备、实验室设备、图书阅览设备、体育运动设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等;后者有办公室设备、卫生保健设备、食堂厨房设备、宿舍设备等。其中,学校主要和优先予以配置的是教学设备。
(一)普通教室设备
普通教室设备主要包括课桌椅、黑板与白板、进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照明灯、电源插座等。有条件的学校宜设存物柜、挂衣钩、雨具存放处,也有少数学校在教室内设有投影仪、录音机、大屏幕电视、闭路电视摄像头及多媒体设备。
1.课桌椅
同一教室内,应安排不同型号的成套课桌椅2~3种,以保证至少70%~80%的学生能使用适合身材的课桌椅。
2.黑板与白板
(1)黑板(白板)的制作:小学不宜小于3.6米,中学不宜小于4米;黑板(白板)的材料可以由木板、水泥板玻璃板、布制板、纸制板、金属板等材料制造;黑板的颜色可以为黑色或墨绿色(白板则为白色)。
(2)黑板(白板)的悬挂:黑板(白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0.8~0.9米,中学宜为1~1.1米。
(3)黑板(白板)面的照度:其垂直照度不应低于勒克司,黑板(白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勒克司,黑板(白板)灯应带有遮罩。
还有一种是电子白板。
(二)实验室设备
从总体上看,实验室设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实验桌、柜及室内的通风排气、防腐、防晒及供水排水装置等;二是仪器设备及实验器材等。
实验桌是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双人单侧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0.6米,宽度不宜小于0.6米;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0.75米,宽度不宜小于0.9米;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0.6米,宽度不宜小于1.2米;教室演示实验桌长度不宜小于2.4米,宽度不宜小于0.6米。
为了便于学生、教师在教室内的活动及照顾学生视觉的要求,实验桌之间,实验桌与黑板、实验某与墙之间应保留有一定的空间,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排实验桌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米,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头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米,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米;两实验桌之间的净所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0.6米,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0.9米;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0.6米,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0.9米,实验桌端部与墙面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0.55米。
不同学科的实验室,由于功能和教学要求不同,其设备配置的具体标准也不一样。但
是,必须满足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符合教学实验的实际需要,方便教师准备实验、演示实验、指导实验,方便学生独立操作;二是要符合安全标准,设置36伏以上的电器设备必须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且在实验室讲台或讲台附近有实验室总电源的断电装置,在化学实验室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所有实验室必须有充足的灭火装置,危险品必须有安全的放置设备。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实验器材可按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小学可以按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数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同时也可以参照各省、市的具体规定。
(三)电化教育设备
现在,一个普遍的趋势是在经费有保证的情况下,把每一间教室都配上足够的电教设备,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服务。
(四)图书阅览设备
图书阅览设备包括两部分,一是书架、报架、图书柜、借阅台和阅览桌椅等设备;二是图书杂志。
(五)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
小学生人均面积不小于2.3平方米,中学生人均面积不小于3.3平方米;中学应设置有米环形跑道(附米直跑道)的田径场,规模较大的学校(如字生方~0人)可设置~米环形跑道,小学应设置有米环形跑道(附60米直跑道)的田径场,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设置有~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此外,根据学校的不向规模设查一定数量的篮球场器械场。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因用地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以适当减少,但小学必金设置不小于一组60米的直跑道;中学必须设置不小于一组米的直跑道。
运动器材设施的配备标准可按年原国家教委所印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日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其中,中学应配备必备类型器材56项选备类型器材13项;小学应配备必备类型器材58项,选备类型器材9项,这一标准仅是相据学校规模设定的最低标准。
二、学校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管理
教育行*部门要担负以下职能:
1.制定规范
2.调配协调
3.咨询服务
4.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