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清明前后,湿气较重,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表示,湿气具有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为阴邪、湿性趋下四大特点。
对人体有何影响?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春困外,还常会出现脾虚湿困的各种症状。此时可用中药熏香来解救!
有这些症状?可能是脾虚湿困
按中医理论,外部环境的湿气容易困阻脾胃,水湿的壅堵会影响脾胃的运化能力;
而脾胃又为水液代谢的中枢,一旦运化能力减弱,就会产生内湿,并无法排出水湿与浊气。
外湿、內湿夹击,人体就会有脾虚湿困的各种表现。
若有以下这些症状,则可能是脾虚湿困:
1.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
2.大便溏泄粘马桶,小便混浊或淋涩不畅;
3.白带过多或发*;
4.皮肤湿疹、痤疮反复发作,容易莫名皮肤发痒;
5.胸膈满闷,胃脘满闷,食欲减退;
6.有眼袋,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
7.口中黏腻,舌苔滑,白厚腻。
清宣肺气、化湿降浊可熏香
除了脾虚湿困,春季向来也是流感、疫疬的高发季节。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几率非常大。
因此,清宣肺气、辟秽祛邪、提高肺卫功能,此时也非常重要。
祛寒化湿、辟秽除疫,熏香是古人防疫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芳香的药材都具有广谱的杀菌、抗病*功能。
同时,芳香药材多半具有醒脾和中、化湿降浊的功效,因此,此时熏香,不仅可以防时疫,也是祛寒化湿、改善脾虚湿困的好方法。
闫玉红提醒,春季肝气升发,体内的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肝主情志,所以春天一定要注意情志调养,否则容易肝气郁结。而熏香同时能让我们透过淡淡的特殊药香,得到情绪上的缓和。
三款中药熏香推荐
苍术——健脾燥湿,祛风散寒
苍术辛香苦温燥,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
清明前后驱除秽浊和疫疬之气,或是感觉自己体内湿气很重,又或是感受了风寒,苍术则最为适用。
沉香——祛寒化湿,宁心安神
沉香气味清柔甘醇,是常用的熏香用料。它味辛、微苦,性微温,具有驱散寒湿、行气温中、潜降虚火、安神开窍的功效。无论是食用还是点燃,都有助于把浮越的阳气沉降到肾中,温养肾阳,也可以潜降虚火。不少人若受到失眠多梦的困扰,也可以通过沉香熏香,宁心安神助睡眠。
艾叶——散寒除湿,抑菌杀菌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除湿杀虫的功效,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
有寒湿的人,可以坚持艾灸大椎穴、中脘穴、足三里、涌泉穴,每周1-2次,每个穴位5-10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宜。艾灸时散发出来的味道同样可以起到熏香的作用。
以上3种药材祛寒湿的功效相近,可以根据自己对功效与气味的喜好自行选择。此外,石菖蒲、佩兰、白芷等药物同样可以用于熏香。
中药熏香操作方法
*中药买回来后,如果不够干燥可用铁锅翻炒一下,去除潮气;*点燃药材,点着后吹灭明火,确认灭火起烟;
*关闭门窗,熏蒸房间,人必须离开房间;香气浓度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调整,不建议过于浓烈;
*香气达到浓度后,保留30分钟,然后打开门窗通风,避免pm2.5过浓;人切勿在密闭的药烟环境中停留太久;
*使用频率:平日每3-5天一次即可。
*若为中药材制成的药香或香柱,可直接点燃,不需按照上述的方法,注意室内通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