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5个幽默生物课堂小故事转载教师必看
TUhjnbcbe - 2023/3/7 19:11:00
澳福来白癜风保健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0.html

1、例如在导入高二生物遗传和变异一章时,我的开场白是:曾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刘德华长得那么帅,而我却长得这么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听了我这略显夸张的自嘲,学生朗朗地笑开了,上课的兴趣也来了。

2、形象生动、丰富而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起到打动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如:讲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时可引用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到遗传时可以引用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讲到变异时,可引用古语“橘生淮北而为枳”;讲到食物链时,可引用成语“螳螂捕蝉,*雀在后”;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这些词语既简洁形象,又通俗易懂,同时还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3、难道举手回答问题也与性染色体有关?在上《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发现班上的女生比较积极。每逢问题,频频举手的都是那些女同学,而男同学举手发言的少之又少。我灵机一动,说:“女同学发言积极,男生到现在为止动静太小。难道举手回答问题也与性染色体有关?是因为女生多了一条X染色体而更积极,还是因为男生有了一条Y而更拘谨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我接着说:“在科学研究尚未结论时,希望男同学们多家努力哦!”随后,课堂上那种“女男失调”的情况果然大有好转。

4、请把你的汽车开回去还是在教初中生物的时候,在一节初一年级的生物课上,我注意到**一直在埋头倒弄着一样东西,全然没顾得上听讲。借同学们自学阅读教材的时候,我走近**边一看,原来他在全神贯注地玩辆玩具汽车。我拍拍**的肩,说:“**,认真上课!你的汽车先放到我口袋里,下了课再还给你。好吗?”任伟红着脸,很不好意思地把汽车给了我。接下来,课堂教学在原有的和谐节奏进行。等到下课的时候,我把**的汽车从口袋里拿了出来,说:“**,请你上来把你的汽车开回去!”学生们一看,乐得哈哈大笑起来,**满脸通红得走上讲台。待**拿着玩具汽车回到座位,我说:“**同学上课时间开汽车,既违反了交通规则,也违反了课堂纪律。所以一定要提出批评。但考虑到**同学开车时的认真专注,汽车就不没收了,归还**。希望任伟同学好好反省自己,以后千万注意:学习时专心学习,开车时痛快开车!同学们说说,好不好?”

5、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蒙古(Mn)的牧民(Mu)用铜(Cu)和铁(Fe)制造了新(Zn)的棚子(B),里面装着CHONPS,然后加(K)上盖(Ca),看着就很美了。第一句是微量元素,第二句是大量元素。很容易记住,效果很好。

6、三角恋情在讲到三倍体无子西瓜形成的时候,减数分裂回出现联会紊乱现象而不能形成正常配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将三条同源染色体比喻成三角恋情,出乱子。

7、高三生物第五章的《微生物的代谢》。

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讲到“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自身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不同的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发生障碍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而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并非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而且不同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同。”

讲到这里,我打了个比方,想给课堂带来一点轻松。我说:“如果把‘微生物’比着是‘家’,居家过日子的有些东西就是‘初级代谢产物’,比如柴、米、油、盐、钱,是维持一个家一直需要的东西,而且不同的家庭都一样需要,一旦没有了,就会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

学生一听,笑了。我接着说:“而居家过日子的有些东西就象是‘次级代谢产物’,是一个家庭到了一定时候才产生的,比如……”

我还没说完,一位男同学突然接上话头,说:“比如家里的孩子!”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起来。

待同学们笑声慢慢平静下来,我笑着说:“说得有点道理,孩子确实是一个家庭形成后,到了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同学们又笑了。我接着说:“但我相信,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绝对不是家里的‘次级代谢产物’,而是‘初级代谢产物’,是维持一个家温馨和稳定所一直必须的!对一个家来说,对父母来说,一旦没有了孩子,很有可能等于失去了家!”

同学们一听,突然显得特别安静。我接着说:“所以,我认为,为了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自己的家,我们每一位‘初级代谢产物’,一方面要好好珍惜自己,另一方面要好好爱护父母!”

掌声……

8、内容:《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故事:

一、出场顺序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总共有三节内容,第1节是“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是“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第3节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为什么“细胞核”放在最后一节呢?有同学说:“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这是由外而内的顺序。”闻言,同学们都表示同意。接着,有人说:“细胞是一台戏,好戏在后头,细胞核是压轴戏!”又有同学发言:“‘核’即‘核心’也,细胞核最重要,放在最后一节,有如NBA比赛前的球员出场,最后出场的一位往往是球队的核心和灵*!”此言一出,有很多男同学纷纷表示赞同,估计这些家伙平日里也喜好看NBA的球赛。突然有同学说:“但是在开会时,官员们的出场,官最大的往往是第一个出场呀!”同学们一听,笑了,也有人附和。可不是吗?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各种会议上,官员们出场时,走在最前面的是官位最大的。正当同学们为官员出场的顺序而议论纷纷时,有位男同学说话了,“这并不奇怪!细胞核、演戏的演员、NBA的球员,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生存,最后一个出场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厉害的,说明人家既有自己的实力又谦虚!那些当官的家伙,算什么呀?一个个没有什么真本事却装腔作势,爱慕虚荣,避实务虚,喜欢抢风头,所以才会这样官最大的走在最前面呀!”这一番话立刻博得了掌声一片。同学们一致认定,最后发言的那位男同学与细胞核一样,是最厉害的,其社会洞察力堪称犀利,让人不得不服。二、由“细胞核”回答下课铃一响,正准备下课时,下面有学生大声地问我:“老师,国庆节什么时候放假呀?是不是休息7天呀?”估计这次国庆节又休息不了几天,补课是肯定要的,如果现在告诉学生们,他们会很失望的。想到这里,我回答道:“别问我哦,这个问题还是由你们的细胞核——班主任老师来回答更好吧!”同学们一听笑了,但对我还是不依不饶,有人在下面大声地说:“我们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还是你告诉我们吧!”一听此言,我假装生气的样子,质问那位同学:“你用心何在?!第一,你说你们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那班主任老师哪里去了?第二,你把大家比着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要知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寿命是长不了,你这不是诅咒大家吗?”听我一说,刚才还在跟着起哄的同学们突然转个矛头直对向那位同学,教室里一下变得闹哄哄的。趁着这个好机会,我忍着笑,偷偷地溜出了教室。

9、像妈妈一样审题批改作业时发现一道很简单的题,却有很多同学错了。“DNA和RNA的组成成分上的不同有-----------。”结果有很多学生填写的是“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链结构。”这明显是审题马虎的结果,一看题目,不及细想,提笔就落字。这样的错误在学生答题中并不少见,而这样的错误又非常危险。为什么?因为在高考中,这样的题算是“送分题”。高考中丢掉那种人人会做“送分题”的分,实在可惜。讲评作业时,我一定要特意提到这道题,指出部分学生的错误。问题在怎么指出呀?以前也讲过多次,要大家认真看题,看懂题目的意思后,答题所问。如果仅仅是照以前的话,又说一边,效果怎么样不说,就是我自己也不愿意又唠叨一回。不管怎么说,先把犯下错误的同学统计一下吧,总得先搞清是哪些“糊涂蛋”,等上课讲评才有的放矢呀。在看到一位男同学的名字时,我突然想起他前几天向我诉的苦,心里一亮“有了!”上课了,我先指出这道题的问题,提醒大家要千万注意这样的错误,努力改正过来。我说:“同学们,你们一定要向有的同学的妈妈学习!”学生一听这话,觉得很是奇怪,瞪着眼睛看我,等下文。我接着说:“星期六,如果你们出去玩,你们的妈妈会过问吗?”有的同学说“我不会出去玩”,有的同学说“妈妈不会过问”,也有的同学说“会过问!”我接着说:“妈妈一般是怎么问你们的呀?”有一位叫逾的男同学回答说:“去哪里玩?”我继续问*:“那你一般怎么回答呀?”他说:“我说去同学家玩。”我说:“那你妈妈有没有问你去哪位同学家玩,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同学们一听这话,大笑起来。*接着问我一句:“呵呵,我妈妈正是这样问我的!”同学们又大笑起来。我说:“呵呵,同学们,你们就应该向*的妈妈学习!‘去同学家玩’同学?这个概念太模糊了!就该审查清楚,男同学?还是女同学?是同班同学呢?还是别的班级的同学?这叫什么?这就是审题!”我接着又说:“不是吗?再看看这道题,题目明显问的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上的不同’,很多同学却答的是‘结构上的不同’!记住,你们要象妈妈一样审题!”同学们还在笑……

10、你可能从啤酒厂直接买啤酒来喝吗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有血浆、淋巴、组织液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肠道吸收葡萄糖题目应该算是很简单,答案选D。课本上说得很明白“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但还是有很多同学错了。他们认为D项也是对的。我问他们其中一个同学为什么会认为D也是对的。学生回答道:“近水楼台先得月,小肠壁上的肌细胞干吗不可以直接从肠道里吸收葡萄糖呀?”哦,我知道原因了,学生之所以会认为D是对的,主要是他们以为小肠壁上与小肠腔直接接触的最外面的一层细胞是“肌细胞”。于是我把“小肠的结构”相关知识简单与学生交代了一下。讲完之后,还是有学生感觉不服气,嘀咕着:“何必这么麻烦呢,小肠的肌细胞离肠道这么近,直接从肠道中吸收葡萄糖,不更算事吗?”这种情况很普遍,有些学生自己认定的答案,总算想方设法与你争辩,生物问题甚至找的不是“生物学的理由”,让你哭笑不得。这时,如果你用那些生物学知识去耐心地解释,他们往往还是很“坚强”。如果你“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往往效果更好!我回答道:“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就住在一个啤酒厂的旁边,哪怕就是你家与啤酒厂仅仅是一墙之隔,你说你要买瓶啤酒喝喝,直接从旁边的啤酒厂买,多省事呀!又何必跑到更远的小卖部去买呢?”学生们一听,呵呵地笑起来了,似乎明白了这道理。

11、一次在上课时,看到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讲而是在做小动作。我就对他说:知识进入大脑是主动运输,可不是自由扩散啊!!因此要获得一定的‘知识’是要通过努力学习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获得‘知识’的,

12、不能临时改变比赛项目今天复习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在“分离色素”环节中,先是让学生谈谈“要确保分离色素成功,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的实验步骤?”学生们的回答都很好,普遍认为较为关键的两点是“画滤液细线要直,而且要让细线上充分地分布有色素。”“将滤纸条放到装有层析液的烧杯时,千万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然后,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做好这两点?”在学生们咿咿呀呀的话语中听得出,他们有些比较清楚,但还是有些学生迷迷糊糊,不是很明白。于是,我打了个比方。我说:“其实这个‘分离色素’就是让那些叶绿体中的色素一起比赛,比赛什么呢?米短跑。为了比赛的公平和公正,起跑线要一致,所以滤液细线要直,确保公正。为什么要画几次让色素充分地分布在细线上呢?就是为了让尽量多的色素们参加比赛,力保公平。当然,比赛结果同学们早就知道了,第一名胡萝卜素,第二名叶*素,第三名叶绿素a,第四名是叶绿素b!”闻言,学生们会心地笑了。我接着说:“为什么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呢?这是比赛委员会的规定,所有参加比赛的个人和单位不能改变比赛项目。”学生们一听,发愣了,呵呵,没有听懂什么意思。我自己先乐一乐,呵呵傻笑,然后说:“你们看,如果让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那些参加米跑的色素们就到层析液中去了。这不就变成了游泳比赛吗?米赛跑,突然临时变成游泳比赛,这成何体统呀?比赛委员会能同意吗?”学生们一听,哈哈哈地笑成一片。

13、又要讲到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了,学生们很难理解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为了加深印象,我用煤和电来解释:淀粉是能源物质,ATP是能源物质,但生命活动不会直接利用淀粉,而只能利用ATP,所以,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煤是能源物质,电是能源物质。但是录音机放在煤堆上不响,而通上电就可以响了,所以电是用电器的直接能源物质。

14、讲免疫时,怎样先让学生对免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呢?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城,城墙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城门就象消化道,呼吸道,虽然对外开放,却还有士兵(黏膜)把守,把害人(抗原)挡在城外。即使坏人进了城,也有随时被街上巡逻兵(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抓住的危险,他们可不管是小偷,特务还是强盗,只认外来者(异物),这是第二道防线。如果还有漏网之鱼,就要由专门的警察(淋巴细胞)来处理,一定要审问清楚,再作决定(特异性),在大街上游荡的坏人,有一般警察(效应B产生的抗体)来对付,如果坏人流窜进了民宅(细胞),就要由防暴警察(效应T细胞)出面破坏房子,把坏人赶出来,再让有一般警察(效应B产生的抗体)来对付。这样学生就形象的记住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具体讲解就容易多了。以上事例也是我学别人的,效果特好。

15、进口产品《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的“蛋白质代谢”中关于氨基转换作用,有学生不理解“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经氨基转换作用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细胞中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学生问:“为什么人体内不能由氨基转换合成必需氨基酸?”我答:“因为我们人和动物体内的糖代谢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学生还是有点疑惑,面露难色。我有点急了,说:“这么给你说吧,必需氨基酸就是必需靠‘进口’的氨基酸,它是进口产品……” 还没等我说完,学生急着问:“什么呀?进口产品?”我回答道:“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得到,只能从口进入,此乃‘进口’!为什么只有靠进口?因为我们体内产生无法‘制造’必需氨基酸的关键零部件——不含氮部分,所以只有‘进口’了!”“噢……”学生恍然大悟。

16、《新陈代谢》的无厘头版人有性别之分,就是不懂生物知识的人也知道。在我看来,很多东西都带有性别的痕迹。比如,很多的文学作品有着性别差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就有着很浓厚的男性味道,而《红楼梦》一类,总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女人气息。而对于文学体裁中,我总以为,如散文、诗歌一些,象女性;而杂文一类,象男性。在我看来,很多的生物知识也有性别之分。比如吧,高二生物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我总喜欢把它看着是一部武侠大戏。(不过,我并不喜欢看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这部武侠大戏中的女主角是“酶”,而男主角是“ATP”。“酶”是个典型的女大侠。第一,酶具有高效性,意指她武艺不凡,功高盖世;第二,酶具有专一性,说明女人感谢丰富,但性情专一;第三,酶需要适宜的条件,“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相对而言,女性内心比较脆弱,往往需要倍加呵护。“ATP”则是典型的男大侠。他象征着能量和力量。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能伸能屈,“伸”为ATP的合成,而“屈”为ATP的分解。新陈代谢中精彩纷呈的一个个故事,无不由“酶”和“ATP”演绎出来的。如果没有“酶”和“ATP”这两位男女主角,《新陈代谢》这幕大戏也就没戏了!

17、朱小毛的性别上课的内容是《生物固氮》。讲到“氮循环”时,明确四类微生物各自特点,以及在氮循环的作用时,还有同学把圆褐固氮菌认定为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这类错误很常见,原因也很简单,学生由于概念不清,错将“自生”当成“自养”。为此,我特意交代“自生”是针对“固氮”而言,而“自养”是针对“同化作用”而言的,要求同学们吃透吃准生物概念的“生物含义”。我顺口举了个例子:“朱小毛”是什么人?从性别看,是个男人;从年纪来看,是个年青人(说到这点,学生们笑了,我跟上又是一句玩笑,“笑什么呀?难道我不算年青,而应该称为老头更贴切吗?学生闻言,笑声更大。);从家庭成分来看,我是我儿子他爹。大家千万要搞清,不能混淆了。问朱小毛的性别,你答“是孩子他爹”,尽管孩子他爹一定是个男人,但这样回答就错了,你更不能答“是年青人”(学生笑)。我们也知道,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分而言,“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的生物,但是问起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就只能回答为“自养型”,而不能答为“生产者”。所以大家务必清楚,对圆褐固氮菌而言,从固氮方式看,是“自生固氮微生物”,从新陈代谢类型看,是自养需氧型。

18、一年“拒”回头

刚接手一个补习班之后的第一次考试,自然是我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次良机。试卷改出来后,我感觉同学们的成绩离我意料中的有点差距。为此,我对试卷做了一份分析后,针对学生们平常是如何安排生物学习、学习生物还有什么困难等一些细节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问卷收上来后,发现很多学生提到“很多知识记忆不清,平常看书效果很差,不知道怎么看书,有时看了半天不知道看了些什么……”。

为此,就“怎么看书”的问题,我特意给学生们提了几点建议。

一每天适当安排一个“生物时间”。各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好一个复习生物,看看书及资料的时间,以保证每天有点时间过问过问生物。至于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也不能时间过长。

二看书做到“先回忆,再看书,后归纳。”很多同学看书是打开书就埋头苦看,这样少有能立马进入看书的状态,常有看了一段,掩书而想,竟头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看了些什么。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开卷”之前,先想想今天要看的这一部分内容中具体有些什么知识点,努力在自己的大脑中搜索一下,想到再也想不出的时候,才打开书来再认真看看。“先回忆”往往只要一分钟左右,但这短暂的一分钟的时间大有妙处:一是有安神定心的作用,这一分钟的“先回忆”能让人进入到看书的状态中,一打开书时能迅速的“看进去”;二是通过“先回忆”能让人待会儿看书的时候,看的目的更明确,看得也自然更为投入。看完后,也别急于把书一丢了事,还得再归纳一下“今天看了些什么内容,哪些是我记得比较牢固的,哪些是我很容易忘记的……”。

三看书还要做到“常回头看看”(套用一首歌名《常回家看看》)。我建议同学们“一天小回头,一周中回头,一月大回头。”什么意思?指的是每一天在睡觉前,躺在床上想想今天学习的内容,理一理;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天花点时间总结和整理一下这一周的学习内容;每个月末也对一个月的学习做个“回头”。在反复的“回头”中,知识不断的巩固和强化。

刚说到这里,下面有同学说:“那么一年怎么回头呢?”而且声音很大。同学们一听,笑开了,也有同学大声的应答道:“一天小回头,一周中回头,一月大回头,那么一年就是巨回头!”学生们又笑了,闻言,我说话了:“说得好!一年‘拒’回头!(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这五个字)一年的拼搏,一年的汗水,一年后,我们就直接挺进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了,干吗还要回头呢?!一年‘拒’回头,一直向前进!

同学们掌声雷动。

19、幸福是初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的代谢”一节中,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是这样叙述的“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自身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不同的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发生障碍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而次级代谢产物并非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而且不同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同。”解释完“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后,我再加上一句“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学生很是困惑地看着我。我说:“居家过日子,就好如微生物的代谢。家庭是微生物,‘幸福’是初级代谢产物,而‘不幸’是次级代谢产物。”

20、生物学上的经济论经济论一:《生物固氮》中,共生固氮微生物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才能固氮,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圆褐固氮菌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所以说,共生固氮微生物的根瘤菌是“合资企业”,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圆褐固氮菌,是“独资企业”。经济论二:《细胞质遗传》中,细胞质遗传的一大特点是“母系遗传”。而其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从经济学上来解释,“在细胞质遗传中,卵细胞占据了几乎全部的‘股份’,自然拥有决定权。”而在细胞核遗传中,卵细胞和精子各占50%的股份,所以两者平起平坐,共同决定着细胞核遗传。经济学三……

21、“戏说”调整期在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中,有关调整期的长短,书上有一说“调整期的长短与菌种有关”,另外还有一道题说:“缩短调整期的办法有:培养条件相同,用对数期的细菌做菌种,加大接种量。”在用生物学纯理论知识讲解后,还是有些学生并不太理解。我只好又使出我惯用的“伎俩”了。我说:“生物有相通之处。微生物象人一样,每到一个新环境,总有一定的调整期。比如明年的9月份,你们分别到不同的大学里,到了新学校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有些开朗大方的同学往往调整期短点,而性格内向的同学却调整期要长点,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们看着我,期待下文。缓口气,稍作停顿,我说:“这就是因为菌种不同。”学生们笑开了。再说:“如果明年你们一到一所大学,结果发现这大学里一花一木,一房一桥,竟然与现在的学校很是相似,甚至一去上课,竟然有位老师也长得如此的象朱小毛。(学生笑)你们说,这样的话,你们的调整期怎么样?”学生们笑着答到:“那当然是变短呀!”我说:“这就是培养条件相同则调整期可以缩短。”还说:“如果明年你们去上大学,一进北京大学,天啦,怎么我们班上全部考上了北京大学?!(学生们暴笑),如此你们的调整期肯定大大缩短,对吧。”学生连连点头称是。我说:“这就是因为接种量大的原因!”学生狂笑不已。

22、课外小故事:大学里的生长曲线年毕业的一位学生给我发来信息,向老班汇报他的大学生活。现简要摘录如下:大一是调整期。平稳地由高中向大学过渡,面对大学的别样生活,眼花缭乱,心动不已。大二是对数期。积极地投身于大学里各种活动中,尽显本色和风采,不亦乐乎!大三是稳定期。对大学的生活渐渐失去了激情与活力。学业成绩稳中略升。爱情不期而遇,不断升温,不知这算是初级代谢产物,还是该算次级代谢产物?但愿,大四不是衰亡期。如果还想要“连续培养”,只有考研了。呵呵,真难为他了。离开高中这么久了,还把“生长曲线”记得那么好!

23、“晏子使楚”新说总复习到了第二章的《细胞》的第一节之第三小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道练习题:转录而成的mRNA从细胞核内出来,进入翻译场所,需要穿过几层膜?葡萄糖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需要穿过几层膜?很多学生的答案前者和后者都是“两层”。答案应该是,前者为0层,后者为2层。学生有疑问:“既然有核孔,连大分子的mRNA都能通过,怎么葡萄糖、氨基酸一类的小分子物资却要经过核膜,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呢?”

这一问倒是把我问住了,转念一想,不如来个诡辩吧。

我说:“对不起,从专业上,我还真的不记得怎么解释这为什么了,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晏子使楚’吗?”(“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同学们说:“记得。”

我问:“知道晏子为何偏要从大门进入吗?”

生答:“为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我说:“呵呵,我看啦,主要还是因为晏子是使者,是信使RNA,是大分子,他不是小分子,所以他理应得从‘核孔’——大门进出!”

学生们闻言,也笑了,说:“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24、辛苦的细胞分裂间期复习到了《细胞增殖》。书上说:“一般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占5%——10%。”因为细胞分裂间期是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的,所以我说:“正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台下十年’是分裂间期,‘台上一分钟’是分裂期。”听之,下面有学生说:“高中三年是分裂间期,高考两天是分裂期。”呵呵,还真有那么点意思。苦苦三年,只为高考两天里一拼。高考成功者,觅得自己理想的大学,成了骄傲的“天之骄子”,而高考失意者,要么来年再来,要么从此离开学校步入社会。高考两天真算得上是“分裂期”呀。突然又有学生言语了:“分裂间期岂止高中三年呀!十几年寒窗苦,才是真正的分裂间期!”

25、种间关系的“主义论”教学内容是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节“生态因素”。学至“种间关系”的时候,下面有同学可能是随口地说了一声:“互利共生——共产主义社会!”闻言,大家都乐了。沉闷的天气,让同学们上课总显得有点无精打采。笑声无疑是再好不过的兴奋剂了。呵呵,“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共产主义社会”,有点意思!不如干脆顺着这个同学的话意来点课堂快乐。我说:“有意思!不过互利共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话,那么‘寄生’、‘竞争’和‘捕食’又分别是什么社会呢?”生物课堂如此的“提问”,一下让学生们的兴趣出来了。大家三五两下讨论的结果是:“寄生”是“封建社会”,劳苦民众是寄主,地主恶霸是寄生虫;“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们之间为发展相互争夺;而“捕食”是“黑社会”,黑吃黑嘛。呵呵,比方不是很贴切,略显牵强,但很有意思。给同学们带来了难得的快乐和笑声,又让同学们加深了这四个概念的理解。不错!不错!

1
查看完整版本: 25个幽默生物课堂小故事转载教师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