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的学医之路为什么我学伤寒
TUhjnbcbe - 2023/3/31 21:34: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我叫张雪亮,是刘渡舟老师级的硕士生,年毕业以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基础所干了16年,后来在中医科学院的培训中心当了8年主任,主要负责面向国内外的中医培训工作。到了年,我到了中医科学院的中国医史博物馆当副馆长,馆长是当时的院长张伯礼先生。

先来说说当年为什么想学伤寒呢?我学佛信佛,和我师兄高飞一样。佛学,我想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下:信、愿、行,学中医也一样。

信,我们要相信中医。从年到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本科开始,我心中对中医坚信不移。相信而且发愿一定要好好学,等岁数大了,我们要做个老中医,最好要做个名老中医。行,就是不断实践,一边学一边实践。

上世纪80年代《山东中医学院学报》连载了一个专栏,叫《名老中医之路》,后来成书了。专门采访了很多名老中医,请他们把一生学医、行医的经验教训和学术观点浓缩在几千字的文章里头,谈一谈自己的经验体会。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老中医?他们的体会可以浓缩为两句话:读经典,做临床。

中医经典,有个习惯说法叫四大经典。具体说法不一。对于中医临床以开方为主的话,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内伤金条,《*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如果以针灸为主,可能《针灸甲乙经》要作为经典之一。

对于经典,要一直读到老。读,有精读,有泛读。四大经典就应该是精读的书。有的书是泛读,书未必是看的越多越好,有的书可看可不看。

说回当年报考研究生,既然《伤寒论》是经典中的经典,我就想报考伤寒专业。当时,全国有很多伤寒名家,北京的刘渡舟老师,山东的李克绍先生,南京的陈亦仁先生,湖北的李培生老师,江西的万友生老师等……

我当时有刘渡舟老师的几本书,《伤寒论诠解》《金匮要略诠解》《伤寒论十四讲》,娓娓道来的文风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有对伤寒条文的理解和看法,都非常精彩。再加上北京毕竟是首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所以我报考研究生第一志愿是刘渡舟老师,第二志愿是南京的陈亦仁老师。因为我的老家单县介于北京和南京之间,是山东省唯一的四省交界县,开车半天可以走四个省。

不像现在的信息化社会能上网查各种信息,那个时候连招生简章都要找人帮忙买了寄过来。我记得在考研的前一年(年),我到北京来探探路,买点复习资料,打听点消息。我到了北中医的研究生招生办,接待我的一位老师姓崔,崔老师听明白我想考刘渡舟老师的硕士,他说:“我劝你呀,同学,你还是考其他老师的吧!刘老师那竞争太激烈了!”他越这么说,我越要好好学,争取考上刘老的学生。

当时我考研期间宿舍同学夜里听我说梦话,要么是在背伤寒内经,要么是在叽里呱啦说英语。当年能考上刘渡舟老师的硕士博士,那一定都下过很大功夫。前些天的我们这些师兄弟们的讲座我都听了,讲得都非常精彩,理论和临床并重。

师傅领进门,名师的指点果然很重要,现在师兄弟们有不少有所作为的。

再讲一下为什么学伤寒专业,还有几个病例让我坚定了对《伤寒论》的信心。

第一个病例,我想问一下咱们各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志,有没有考虑过多大岁数以下看儿科?我曾经问过很多人,有的说16岁,有的说14岁,有的说12岁,有的说18岁,有人根本就摇头。很多人从来没考虑过这问题,我是因为一个病例才考虑这个问题的。

大概是在年,我在山医院实习。当时在儿科转科,跟着儿科主任学习。有一天来了一个13岁男孩,每天晚上四肢拘挛性疼痛,两条胳膊,两条腿都抽着疼,每晚发作数次。儿科主任是个西学中的老儿科专家,查不出来什么原因,只能给开点维生素。

内科也看,儿科也看,没效果就开始踢皮球了,儿科主任给内科打电话,说这个孩子已经超过12岁了,我们儿科就看12岁以下的小孩,他应该归你们内科。内科大夫说这孩子不满14岁,14岁以下都应该归你们儿科。

我一看,这老师都为难到把患者往其他科推的地步。我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说:“老师,《伤寒论》有记载,‘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咱们用《伤寒论》的芍药甘草汤吧。”《伤寒论》说的这个脚不是脚,就是小腿,喝了芍药甘草汤,他的小腿就能伸开,就这意思。反正儿科主任也是没招了,说那你开吧,你开了我给你签字。我记得我只开了两味药,杭白芍、炙甘草,但是具体用量是不是用的1:1的比例,我不记得了。

这个方子开出去以后我就转别的科了,过了一个星期以后,没想到这个孩子的妈妈带着小孩到处找我,因为她记得很清楚,就是那个实习小大夫开的药。找到我以后高兴得很,说这个方子吃下去没两天,之前两条胳膊、两条腿疼,现在两条腿和那个胳膊不疼了,只剩一个胳膊疼,而且也很少发作。

这个病例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到底有没有规定多大岁数应该看儿科?多大岁数应该看内科?每次想起来这个事就觉得好玩,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

有一次,我们中医科学院办了个高级班,几乎所有在座的都是专家,我在上面问了这个问题,基本都回答不上来,医院的儿科主任,他也是我的学弟,告诉我WHO规定18岁以下都可以挂儿科。我才总算搞明白了这个问题。

酸肝化阴,芍药甘草汤缓解拘急痉挛性疼痛效果就这么好,《伤寒论》多么伟大!这是第一个让我信心更加坚定考伤寒的病例。

另外再讲个小病例。刚才提过我的老家单县是个四省交界县,人口很多,县医院也很有名气。我有个同学的哥哥突然上吐下泻,高烧不退,医院住了好几天没有任何效果。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连他哥的面都没见,只是问了问情况就开了柴平汤,小柴胡汤合平胃散,病人很快就好了。

咱们听课的大都临床经验丰富,可能觉得没什么惊奇的。但对于当时一个在校本科生,这两个病例都让我对《伤寒论》,对中医,坚定了要好好学习的信心。

我认为学中医还有三个字:背、悟、用。

经典要背,之前讲的中医四大经典,学针灸的要背经络腧穴,就不用说了。每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面试,我一般不问别的,不看学生有什么创新,一个学生能创新到哪去呢,就看基本功优秀的。我一般就问他几个问题,比如针灸专业的你告诉我孕妇哪些穴位不能扎,学内科的,就让先背几首难的方歌,这叫背。

第二个悟,当然体现了很多地方。“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这是《医学心悟》程钟龄(程国彭)说的。心悟者上达之机,悟性高的人才能学成一个比较好的中医。言传者下学之要,只是靠老师一句一句的硬给你灌,很难成为一个上工(好中医)的,所以中医非常强调悟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克绍老师主张“学经典读于无字之处”,意思是说没有字的地方要把它的意思读出来。我看裴永清老师写的《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用传统方法研究《伤寒论》,其中也有这一条,要读无字之处。这都是强调悟性。

我来举个例子。我们说“百病皆生于郁”意思是指“百病皆可生于郁”,而不是一切疾病都是由郁导致的。

中医有句话叫百病皆生于什么,有人说百病皆生于痰,有人说百病皆生于郁,有人说百病皆生于气,如果你悟性不够的话,有可能被这个字面束缚,百病皆生,从痰入手,百病皆由痰作祟,是这样吗?

百病皆生于痰,百病皆生于气,其实省略了一个“可”字,其实是百病皆可生于痰,百病皆可生于气,而不是一定生于气。这就是要读于无字之处。

药王孙思邈说:“学医三年,自谓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学医三年,自谓无病可治,这就省了个字,无病可治是指的无病不可治。

第三个是用,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你能不能取得好的疗效,这是验证我们中医学的根本。

我再给大家讲两个关于刘渡舟老师的小故事,看这一代伤寒大家对中医痴迷到什么程度。

我年研究生入学,到了年元旦伤寒教研室搞联欢会,大家起哄,老师跟我们讲个故事吧,给我们讲个笑话吧。我们老师说,我给你们唱点京剧吧。刘老师是京剧票友,我记得过生日的时候还有京剧名家董其昌、李维康夫妇来祝寿。老师念唱京剧我是没有什么意外,可是我没想到是我的老师当时用京剧唱的是《伤寒论》。这个我印象太深刻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听我们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的庞老师给我讲的,刘老有一次讲《伤寒论》的时候,他痴迷沉醉在里面,一边讲一边前仰后合。刘老肚子有点大,他的肚子顶着讲桌,不知不觉肚子把讲桌给顶到讲台下去了,那场面很有意思。

这两个例子说明信愿行还不够,要再加一个痴字,像刘老一样,到了痴的地步,到了迷的地步,最后才能有大成就。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学医之路为什么我学伤寒